首页 > 灵异恐怖 > 奇异乡村 > 第335章 跨越山海的传承对话

第335章 跨越山海的传承对话(1/2)

目录

草药传承基地的“跨文化传承区”日渐热闹,夏晚晴和秦轩正忙着整理苗医姑娘培育成功的血藤草标本,一封来自国际传统医药论坛的邀请函,悄然递到了他们手中。信封上烫金的字迹闪着微光,仿佛在预示着,奇异乡村的传承故事,即将踏上更广阔的舞台。

邀请函来自遥远的欧洲,主办方听闻奇异乡村“百草之心”的传说,以及基地在传统草药传承上的创新实践,特邀他们作为中国乡村传承代表,分享草药智慧。消息传开,基地里既兴奋又忐忑—— 走出去,意味着传承能被更多人看见;可面对国际学者的审视,乡村里的“土法子”能被认可吗?

果然,质疑声很快传来。镇上的一位西医博士公开表示:“传统草药缺乏科学验证,贸然登上国际论坛,怕是会闹笑话。” 甚至有外媒提前报道,称这是“落后的乡村迷信,妄图碰瓷国际学术”。夏晚晴看着这些评论,指尖微微发凉,秦轩握住她的手:“别怕,神农尝百草靠的是实践,我们的传承,也是用无数病例和经验堆起来的,有底气。”

老猎户拍着胸脯:“晚晴丫头,咱的草药救过多少人,心里有数!去!让他们看看,咱乡村的传承,不比谁差!” 村民们也纷纷送来晒干的草药标本、记录着“土法子”的手札,用最朴素的方式,为他们加油。夏晚晴望着满桌的“信物”,深吸一口气:“对,传承不是用来藏的,是用来证明的,我们去!”

出发前夜,神秘的“传承守护者”再次出现,这次,他没有隐身,露出了真面目—— 竟是邻村一位沉默寡言的老中医,大家都叫他“老默头”。老默头递来一个布包:“这是我祖辈传下的‘神农手札补遗’,里面有几味草药的海外变种记载,或许能帮上忙。”

打开布包,泛黄的纸页上,除了草药图谱,还有一行字:“草木无国界,传承若有根,四海皆可生。” 夏晚晴瞬间明白,传承从不是封闭的,它像种子,能在不同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关键是要守住“救人、敬畏自然”的根。

更意外的是,那位曾分享“虫药运用”的苗医姑娘,连夜赶制了一批“防瘴气草药包”:“听说国外气候不同,这药包能防水土不服,也算我为传承出份力。” 各地传承者们的心意,像暖流涌入夏晚晴心底,让她更加坚定:此行不是孤军奋战,背后是无数传承者的托举。

国际论坛现场,聚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医生。当夏晚晴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讲述奇异乡村的草药故事时,台下起初有些骚动—— 有人皱眉,有人低头私语,显然对“乡村姑娘讲传承”充满怀疑。

直到她展示“百草之心”滋养下培育的草药标本,讲述老猎户用“接骨草”救回摔下山崖村民的真实案例,甚至现场演示如何用艾草、生姜配伍,缓解风湿疼痛的“土法子”时,台下渐渐安静下来。一位法国学者举手:“这些方法听起来简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