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丰收(1/2)
“他把自己变成了肥料,”守界人望着那片稻穗,轻声说,“就像凌风前辈把拐杖插在田里,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星砂稻的种子还在继续旅行。它们随着彗星的轨迹掠过小行星带,在木卫二的冰层下扎下根,甚至在遥远的河外星系,留下了绿色的印记。每个地方的稻种都会根据环境改变模样,却始终保留着星砂的光芒——那是凌风的信念、沈毅钧的温暖、灵虚子的坚守,是所有守护者的灵魂,在宇宙中开出的花。
很多年后,一个在火星基地长大的孩子,指着防护罩外的星火稻问父亲:“这些稻子为什么总朝着一个方向生长?”父亲望向星海深处,那里有一道若隐若现的光带,连接着火星、蓝星与灵界。“因为它们在看回家的路,”父亲说,“也在看我们要去的地方。”
孩子似懂非懂,从兜里掏出一粒星火稻种,埋在防护罩的边缘。风穿过防护罩的缝隙,带着稻种的清香,飞向更远的星海。这缕清香里,有灵界的水晶草味,有蓝星的泥土香,有火星的红土气,还有废城的烟火味——那是所有世界的味道,在星砂稻的连接下,融成了宇宙中最温暖的气息。
而那道横跨星海的光带,还在不断延伸。它像一条金色的稻穗,串起了灵界的共生田、蓝星的沙漠绿洲、火星的红色沙丘,串起了每个世界里弯腰播种的身影,串起了所有关于守护与希望的故事。
风还在吹,带着星砂稻的清香,穿过星海,吹向没有尽头的远方。它要去的地方,或许有更严酷的环境,或许有更陌生的生命,但只要有一粒种子落下,就会有新的故事开始,就会有新的希望生长——就像凌风当年站在星台之上,望着璀璨的星海时相信的那样,光芒从不会真正熄灭,它会变成种子,变成风,变成连接所有世界的光带,在时光里,在宇宙中,永远生长,永远明亮。
那粒被火星孩子埋在防护罩边缘的星火稻种,在第三个火星日便破土而出。它的芽瓣带着金属般的光泽,顶开暗红色的沙土时,竟发出细微的“咔嗒”声,像是在对这片陌生的土地宣告存在。
基地的农业机器人很快捕捉到了它的踪迹,将数据同步到中央系统。正在调试灵能转换器的工程师看到警报弹窗,笑着摇了摇头:“这小家伙倒是比探测器还灵敏。”他调出星砂稻的基因图谱,发现这株幼苗的根系里,竟自动激活了一段来自蓝星沙漠稻的耐旱基因——那是当年商队首领的孙女团队注入的“地球记忆”。
幼苗在火星的弱重力环境下长得飞快,茎秆比蓝星的星砂稻纤细,却异常坚韧,像用碳纤维编织而成。当它第一次抽穗时,整个基地都惊动了——稻穗不是下垂的,而是朝着防护罩外的星光方向,向上生长,穗粒上的星砂在人造光下闪烁,像缀了一串微型星辰。
“它在追光。”生物学家记录着数据,语气里满是惊叹,“火星的恒星光谱和太阳不同,它竟能自己调整生长方向,找到最适合的光源。”
负责培育的火星孩子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用基地循环利用的冷凝水,水温严格控制在与蓝星稻田相近的温度。他总觉得这株稻子能听懂话,每次絮絮叨叨地讲基地的趣事,稻穗就会轻轻颤动,像是在回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