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84章 点兵点将,准备大干一场!

第584章 点兵点将,准备大干一场!(2/2)

目录

然后,他拧开了那支陪伴他多年的英雄牌钢笔,却没有立刻下笔。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前世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

那些在未来几十年里,在中国各个科技领域大放异彩的名字,一个个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有些人,此时可能还只是某个研究所里名不见经传的助理研究员,或者某个工厂里默默无闻的技术员。

他们的才华,被时代和环境所埋没,需要再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得到施展的机会。

而现在,白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明珠”,一颗颗地提前发掘出来,将他们串联在一起,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这不仅仅是一份名单,更是一份未来的蓝图。

他深吸一口气,睁开眼睛,眼神变得清澈而坚定。

他提笔,在第一张稿纸的最上方,写下了四个大字:

“909工程”。

这是他为这个项目起的内部代号。

没有特殊的含义,只是一个简单、保密、方便记忆的数字。

然后,他开始在

【总设计师办公室】

首席科学家:白杨(兼)

副总工程师(反应堆工程):张卫民

他写下第一个名字。

张卫民,此时应该是*工业部下属728院的一名副研究员。

在前世,这位沉默寡言的技术狂人,在九十年代初才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国第三代核反应堆“华龙一号”设计的核心奠基人之一。

他的脑子里,装着一整套关于反应堆堆芯物理和中子动力学的先进理论,只是因为性格耿直,不善交际,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白杨的笔尖微微一顿,仿佛看到了那个在资料室里埋头演算,一坐就是一整天的瘦削身影。

必须把他要过来!

【反应堆结构与材料部】

负责人:王建国(兼)

首席工程师(压力容器):孙振华

孙振华,这个名字让白杨的思绪飘到了东北的重型机械厂。

此时的他,应该还是厂里的一名车间总工,负责的是大型锻压设备的维护和改进。

没有人知道,这个看起来粗犷豪爽的东北汉子,对金属压力加工和焊接工艺有着天才般的直觉和理解。

在前世,他主导攻克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压力容器的整体锻造技术,一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把他从生产一线调到研发核心,绝对是一步妙棋。

【仪表与控制系统部】

负责人:(待定)

首席工程师(控制系统):钱丽萍(女)

写下这个名字时,白杨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钱丽萍,此时还是航天工业部某研究所里,一个负责导弹制导系统软件编程的小组长。

她思维缜密,逻辑性极强,是国内最早接触并精通计算机高级语言的专家之一。

让她来负责核电站的“大脑”——数字化控制系统(DCS)的研发,简直是天作之合。

在这个年代,恐怕没人会想到,一个搞导*的,能来搞核电,但白杨知道,这其中的底层技术逻辑是相通的。

……

一个又一个名字,从白杨的笔尖流淌而出。

土木工程部的李秀英,一个敢在工地上跟男人掰手腕,对混凝土标号和钢筋配比了如指掌的“女汉子”。

辐射防护所的赵东来,一个把晦涩的核物理剂量学研究得比谁都透彻,却因为研究方向太“冷门”而常年坐冷板凳的老实人。

还有在各个大学里,那些思想活跃,基础扎实,却苦于没有项目的青年教师和博士……

白杨的笔越写越快,稿纸一张张地被写满。

他不仅仅是写下名字和单位,还会在每个名字后面,用括号简单地标注出这个人的技术特长和性格特点。

“张卫民(理论扎实,性格内敛,需配强力副手)”

“孙振华(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有大局观,可独当一面)”

“钱丽萍(逻辑严谨,精通编程,跨界人才,需给予充分授权)”

……

这已经不是一份简单的借调名单了,而是一份详尽的“点将录”,甚至是一份初步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办公室里的灯光却始终明亮。

座钟的指针,悄然划过了午夜十二点。

当白杨写下最后一个名字,放下钢笔时,桌上已经铺了厚厚的一叠稿纸。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

看着这份凝聚了他两世心血的名单,他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豪情。

这,就是他未来的班底。

这,就是即将创造历史的梦之队!

他拿起名单,从头到尾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之后,才将其小心翼翼地收进一个牛皮纸档案袋里,用胶水封好。

明天一早,这份名单就将出现在周领导的办公桌上。

……

第二天,清晨。

国营红星机械厂。

技术科的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铁锈味和劣质茶叶混合的气息。

林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有些心不在焉地翻看着手里的图纸。

图纸上是一套老旧的苏式车床的改进方案,他已经熬了三个通宵,想出了一个可以把加工精度提高百分之五的办法。

可是,当他昨天兴冲冲地把方案交给科长王胖子的时候,换来的却是一句不咸不淡的“小林啊,想法是好的,但是不要总想着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稳定生产才是第一位的嘛。”

林辉的心,当时就凉了半截。

他今年三十出头,是厂里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学的是机械设计与制造。

来到这个厂五年,他满腔的热情,就像一块烧红的铁,被一点点浸入冷水,慢慢地失去了温度。

厂里论资排辈,干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会不会跟领导处关系。他一个闷头搞技术的人,自然不讨喜。

办公室里,几个老技术员正凑在一起,就着油条闲聊。

“听说了吗?食堂下个月又要涨价了。”

“可不是嘛,这日子,唉……”

林辉叹了口气,将图纸卷起来,塞进了抽屉里。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或许就要像这间沉闷的办公室一样,一眼就能望到头了。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走进来的是厂办的刘干事,他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四个口袋干部装的陌生中年人,神情严肃,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

“林辉同志在吗?”刘干事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来。

林辉愣了一下,站起身:“我就是。”

那个陌生的中年人径直走到他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然后从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份文件,和他的工作证。

“林辉同志,核对一下你的身份信息。”

林辉接过来一看,是自己的工作证,没错。他有些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

中年人收回工作证,然后将那份文件郑重地展开。

林辉的眼角余光瞥到了文件顶端那一行鲜红的印刷体大字。

【第一机械工业部】

他的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

“林辉同志,”中年人清了清嗓子,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开始宣读,“根据国家‘909工程’项目建设需要,经部党组研究决定,现借调红星机械厂技术科工程师林辉同志,前往四九城‘909工程’总设计师办公室报到,即刻生效。请你单位做好工作交接,并予以全力配合。”

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却如同平地惊雷。

所有人都惊呆了。

王胖子手里的油条掉在了地上,都浑然不觉。

“909工程”?这是什么?听都没听说过。

但“第一机械工业部”这几个字,分量太重了!

这是从京城部里下来的调令!

林辉整个人都懵了,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感觉像是在做梦。

四九城?

部委的重点工程?

这……这怎么可能?

“同志,这是你的调函和介绍信。”中年人将文件递到他手里,“给你三天时间处理个人事务。”

林辉机械地接过那几张纸,入手的分量,是那么的不真实。

他低头看着那张盖着鲜红大印的调函,上面“白杨”两个字的签发人签名,龙飞凤舞,力透纸背。

白杨?

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里听过……

“等一下!”科长王胖子终于反应了过来,他挤上前来,脸上堆着笑,“这位领导,这……这是不是搞错了?我们厂叫林辉的,可不止一个。小林他……他还年轻,这么重要的项目,他能行吗?”

他可不想放走林辉。

平时虽然对他爱搭不理,但科里真有什么硬骨头,还得靠林辉去啃。

人要是走了,他的工作可就难做了。

中年人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我们办事,不会搞错。至于他行不行,不是你说了算,是总设计师办公室说了算。”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来自上级机关的绝对权威,让王胖子瞬间哑火了。

“林辉同志,收拾一下,跟我去见你们厂长,办一下手续。”中年人对林辉说道。

“哦,好,好……”林辉这才如梦初醒,连忙点头。

在全科室同事们混杂着羡慕、嫉妒、震惊的复杂目光中,林辉跟着中年人走出了办公室。

走在厂区的林荫道上,四月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暖洋洋的。

林辉感觉自己的脚步都有些发飘。

他的人生,就在刚才那短短的几分钟里,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惊天逆转。

他不知道那个“909工程”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那位签发调令的“白杨”究竟是谁。

但他心中有一个强烈的预感。

那个曾经被他塞进抽屉,布满灰尘的梦想,似乎……又要被重新擦亮了。

一股久违的热血,开始在他的胸膛里,重新燃烧起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