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84章 点兵点将,准备大干一场!

第584章 点兵点将,准备大干一场!(1/2)

目录

半小时后,一辆漆黑的红旗轿车悄无声息地滑到了研究所门口。

没有鸣笛,没有惊动任何人。

白杨没有带任何文件,只穿了一件平整的中山装,孑然一身地上了车。

车内的空间很大,座椅是柔软的绒布面料,司机是个面容严肃的中年人,从头到尾一言不发,驾驶技术却异常平稳,车辆行驶在夜色中的四九城,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颠簸。

车子没有往部委大院的方向开,而是拐进了一条条古旧的胡同。

胡同里很安静,两旁是高大的槐树,斑驳的树影在车窗上一晃而过。

路灯昏黄的光线下,能看到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门楼,厚重的木门紧闭着,隔绝了里面的生活气息,只留下一种历史的沉淀感。

最终,车子在一座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院门前停下。

门口站着两名穿着便服的警卫,目光如电,但在看到周领导亲自从院子里走出来时,立刻立正站好。

“来了。”周领导对白杨点了点头,神色比在电话里还要郑重几分。

“老周。”白杨下了车,跟着周领导走进了院门。

一进门,便是一个雅致的影壁,绕过去,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院子。

院里种着一架紫藤,虽然还没到开花的季节,但虬结的枝干攀附在木架上,别有一番苍劲的美感。

旁边还有几株海棠,角落里摆着几盆兰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泥土和植物的清香。

东厢房的窗户里透出明亮的灯光。

周领导在门口停下脚步,轻轻叩了叩门。

“进来。”里面传来那个苍老而中气十足的声音。

周领导推开门,侧身让白杨先进。

白杨迈步而入,目光第一时间就被坐在正屋八仙桌旁的老人吸引了。

老人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灰色布衣,脚上一双黑色的老布鞋,头发已经花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

他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没有戴眼镜,手里正拿着周领导派人送来的那份“简报”,看得极其专注。

桌上放着一个大号的白瓷茶缸,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

这就是秦老。

白杨的心神不由得一凛,这是一种面对历史的厚重感时,自然而然产生的敬畏。

“秦老,白杨同志到了。”周领导在旁边轻声说道。

秦老闻言,缓缓抬起头,将手里的报告放在桌上。

他的目光落在白杨身上,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打量着。

那目光并不锐利,却仿佛带着千钧的重量,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白杨站得笔直,神情坦然地与老人对视。

他知道,这既是审视,也是考验。

考验他的心性,考验他的底气。

足足过了半分钟,秦老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脸上的严肃表情渐渐化开,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嗯,不错,是个精神的小伙子。”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小周,你也坐。”

“谢谢秦老。”白杨依言坐下,腰背依旧挺得笔直。

周领导也在旁边坐了下来,但他很清楚,今天的主角不是他。

“你的计划,我看了。”秦老用手指点了点桌上的报告,“想法很大胆,目标很宏伟。说实话,我这个老头子看了,都觉得热血沸腾。”

他话锋一转,眼神再次变得锐利起来:“但是,小周在电话里跟我说,你有把握两年内,让它发电。我想亲耳听你说说,你的这个‘把握’,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

白杨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知道秦老想听的不是复杂的技术参数,而是最根本的逻辑和信心。

“秦老,我的把握,来源于三个方面。”白杨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在安静的房间里回响。

“第一,是技术路线的选择。我们不走西方国家那种先发展轻水堆,再发展重水堆的传统路子。我们直接上马第三代压水堆技术。”

“这条技术路线,我在脑子里已经推演了无数遍,它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实现性,都是目前最优的选择。我们绕开了别人走过的弯路,等于节省了至少十年的时间。”

秦老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

“第二,是我们的工业基础。”白杨继续说道,“这两年,在您的支持和周领导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的特种钢材、精密加工、自动化控制等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过去我们造不出来的东西,现在能造了。过去我们做不到的精度,现在能做到了。”

“这就像盖房子,地基已经打好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上面添砖加瓦。这比平地起高楼,要快得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白杨的目光迎着秦老,语气变得无比坚定,“是我们的人!我们有一大批像王建国同志那样,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技术一线的专家和工程师。”

“他们有知识,有经验,更有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情的热情和决心。他们缺的,不是能力,而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他们把全部心血和智慧都倾注进去的宏伟目标。”

“只要把这些人拧成一股绳,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和支持,我相信,我们能创造出不亚于当年‘两弹一星’的奇迹!”

一番话,掷地有声。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秦老没有说话,只是端起桌上的大茶缸,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大口。

周领导坐在旁边,手心里已经微微冒汗。

他知道白杨优秀,但没想到,在秦老这样的定海神神面前,他竟然能如此不卑不亢,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信心来源。

许久,秦老才放下茶缸,发出“砰”的一声轻响。

他看着白杨,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你说的这三点,很好。尤其是最后一点,说到了我心坎里。”

“当年我们搞原子***,靠的是什么?不就是靠着这股子精神,靠着这群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国家干事业的人吗?”

老人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些年,有些人日子过得好了点,胆子反而变小了。前怕狼后怕虎,总想着万无一失。可天底下哪有万无一失的事情?干革命,搞建设,就是要有点冒险精神!”

他的目光再次变得灼热,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这个项目,我支持了!不但我支持,我还要拉着我那几个老伙计,一起给你们保驾护航!”

“你们放手去干!需要什么,打报告上来!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

“我只有一个要求,”秦老伸出一根手指,一字一顿地说道,“安全!核安全,是天大的事,是底线,是红线,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出了任何问题,我第一个不饶你!”

白杨猛地站起身,郑重地敬了一个礼:“请秦老放心!我用我的生命担保,安全问题,绝对万无一失!”

“好!”秦老也站了起来,用力地拍了拍白杨的肩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这个国家,未来还是要靠你们年轻人啊!”

……

从秦老的四合院里出来,夜色已经深了。

坐回到轿车的后座,白杨和周领导都没有立刻说话。

车内安静得只能听到发动机轻微的嗡鸣声和窗外一闪而过的风声。

白杨能感觉到,身边的周领导,整个人的状态都松弛了下来,像是打完了一场关键的战役。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长安街上,宽阔的马路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

路两旁的灯光连成一片,勾勒出这座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城市的轮廓。

“感觉怎么样?”周领导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还有一丝如释重负。

“压力很大。”白杨实话实说,“秦老的支持,是信任,更是责任。这副担子,比我想象的还要重。”

“重就对了。”周领导转过头,看着白杨,“这说明你真正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要是你现在一副轻轻松松的样子,我反而要担心了。”

他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缓缓说道:“有了秦老这句话,部里那些反对的声音,就不再是主要矛盾了。”

“接下来,我会立刻牵头,成立一个‘核电项目领导小组’,我亲自担任组长。”

“明天,不,今天连夜,我就会起草文件,以最快的速度上报,拿到正式的批文。”

“有了红头文件,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动全国的资源。”

周领导的语气很平淡,但白杨能听出其中的雷厉风行。

许多原本需要反复开会、协调、扯皮的事情,现在都可以被简化,直达目标。

“老周,文件和审批的事情,辛苦您在上面周旋。”白杨沉吟了片刻,说道,“我这边,当前最紧迫的,是人。”

“人?”周领导挑了挑眉。

“对,人。一个项目,尤其是这么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把最顶尖的人才,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

白杨的思路无比清晰:“我需要组建一个全新的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不能局限于我们研究所,也不能局限于第一机械工业部,而是要从全国范围内,各个系统,各个单位,去‘借’。”

周领导立刻明白了白杨的意思。

这是要搞“一盘棋”,集**之力,办这件大事。

“你这个想法,和我们当年搞‘两弓单*一星’的时候,不谋而合。”周领导的眼神亮了起来,“说得具体点,你需要哪些方面的人?”

“我需要反应堆物理、热工水力、仪表控制、辐射防护、土木工程、特种材料、精密制造……等等,至少二十个不同领域的顶尖专家和核心工程师。”

白杨说道,“这些人,分散在核工业部、冶金部、电力部、建筑工程部,还有科学院下属的各个研究所,甚至是一些大型的国有工厂里。”

“要把这些人从他们原来的单位里抽调出来,难度不小吧?”周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是的。”白杨点头承认,“顶尖人才,到哪里都是宝贝。每个单位的领导,都不会轻易放人。所以,这件事,必须要有协调和命令才行。”

这才是他今晚要和周领导谈的核心。

钱、设备、政策,这些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去实现。

周领导沉默了。

他看着车窗外,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

车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白杨没有催促,他知道周领导在权衡。

这件事情牵扯的面太广,一个不小心,就会引起各个***之间的矛盾。

过了许久,车子已经快要开到研究所附近,周领导才猛地一拍大腿。

“你只管拉单子!”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你看上谁,把他的名字、单位、职务,清清楚楚地写下来给我!”

“只要他还是这个**的人,还在**内,不管他是哪个山头的兵,哪个庙里的神,我亲自出面,去跟他们单位的领导谈,去跟他们的上级要!”

“一机部要不来,我就去找**!**解决不了,我就拿着秦老的令箭,去找更**!我就不信,为了这件头等大事,还有人敢藏着掖着,不肯放人!”

这番话,说得霸气十足。

白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周领导这是把所有的压力都扛到了自己肩上,为他扫清了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谢谢老周!”千言万语,最终只汇成这四个字。

“谢什么。”周领导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我们是搭档。我负责在前面为你冲锋陷阵,解决所有非技术性的问题。你,就负责带领团队,心无旁骛地把技术难关给我一个个攻克下来。”

“我只有一个要求,”他看着白杨,一字一句地说道,“两年!你说的两年,必须给我做到!”

“是!”白杨重重地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红旗轿车在研究所门口缓缓停下。

白杨下车。

晚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但他的内心却是一片火热。

他转身,快步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

回到办公室,白杨没有丝毫睡意。

他先是给自己泡了一杯滚烫的浓茶,让那股苦涩而提神的热流驱散了身体的疲惫,也让亢奋的大脑重新冷静下来。

他知道,接下来的工作,需要绝对的理性和精准。

周首告给了他“尚方宝剑”,但这把剑能不能用好,关键在于他开出的那份名单。

名单上的人,必须是真正的精兵强将,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不是徒有虚名的学者或者善于钻营的官僚。

他走到办公桌前,没有坐下,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沓崭新的稿纸,铺在宽大的桌面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