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方式(2/2)
刻到晌午头,烟袋笔架初见模样。烟杆上,小斧头的刃口闪着光,毛笔的笔锋翘着,俩物件挨得紧紧的,像在说悄悄话。烟袋锅打磨得更亮了,林凡往里面垫了块小绒布,正好能托住毛笔头。
王婶来送艾草馒头时,看着笔架直点头:“这手艺,比城里买的强多了!有老物件的魂,还有新念想的劲。”她往林凡手里塞了个馒头,“快吃,我刚蒸的,就着这烟袋的故事吃,更香。”
下午,网上的订单又“叮咚”响,有人发消息:“我有个旧算盘,能不能改成首饰盒?我奶奶是会计,说算盘珠子一响,日子就错不了。”小花赶紧回复:“能!寄来就行,保证改得让您满意。”
二柱子凑过来看聊天记录,突然喊:“凡哥,咱是不是该搞个‘旧物故事征集’?让大家把老物件的故事写下来,咱整理成小册子,跟改好的物件一块儿寄走。”林凡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小花,你负责这事,咱给册子起名叫《物件会说话》。”
正忙着,修钟表的大爷又来了,手里拎着个布包:“给你送个好东西!”打开一看,是个缺了个角的铜铃铛,“这是我年轻时赶马车用的,铃铛一响,马就知道该往哪走。你看能不能改个啥?”
林凡拿起铃铛晃了晃,“叮铃”一声脆响,像串小太阳:“改成风铃!挂在窗边,风一吹就响,比闹钟还提神。”他摸着铃铛的缺口,“这角就这么缺着,风从这儿钻过去,声儿更特别。”
大爷笑得胡子直抖:“中!改好了挂你铺子里,让它替我天天瞅着这些老物件‘活’过来。”
傍晚收工时,烟袋笔架彻底完工。林凡往烟袋锅的绒布上放了支毛笔,笔杆斜斜地搭在烟杆上,看着特舒坦。小花给笔架拍了张照,背景是那台“报喜钟”,钟摆“嘀嗒”响,笔架在旁边静立着,一动一静,都是日子的模样。
“凡哥,你看这张照片咋样?”小花把照片放大,“我想发朋友圈,配文‘老烟袋新岗位,故事还在继续’。”林凡点点头:“就这么发,再加上句‘您家有会说话的老物件吗?寄来,让它换种方式陪您’。”
关铺子门时,夕阳把“报喜钟”的影子拉得老长,烟袋笔架的影子就在旁边,像个小感叹号。
林凡摸着口袋里的刻刀,觉得这日子就像改旧物——不用追求完美,带着点缺憾,藏着些故事,才能活得有滋有味。
李大爷的铃铛挂在了门檐下,风一吹,“叮铃叮铃”响,像在说:慢慢来,别急,好故事都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