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中年离婚,赌石暴富,前妻后悔 > 第750章 方式

第750章 方式(1/2)

目录

中午,旧货市场的大爷真的来了,听见钟响,眼圈红了:“多少年没听着了……小伙子,这钟在你这儿,比在我那堆破烂里强。”林凡赶紧搬了把椅子请大爷坐,又泡上艾草茶:“大爷,您给讲讲这钟的故事呗,我想写在卡片上,挂在钟旁边。”

大爷喝着茶,慢慢说开了:“这钟是我太爷爷从城里捎回来的,那会儿村里没电,全靠它报时。有年大旱,村里人听着钟响下地浇水,硬是熬过去了。后来闹饥荒,也是这钟,每天响三遍,提醒大家‘日子再难,也得按时吃饭’……”

小花拿着本子飞快地记,字里行间都透着认真。林凡看着她写的“报喜钟:响的是时间,暖的是人心”,突然觉得,修钟不只是修个物件,是在接过来路的故事,再把它传给往后的人。

下午,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来买青团,看见座钟眼睛一亮:“这钟我在网上见过!你们铺子是不是叫‘旧物新生’?我同学推荐的,说你们能把老东西修得比新的还精神。”林凡笑着点头,给年轻人装了两盒艾草青团:“尝尝?用的是咱这钟报时的时候采的艾草,鲜得很。”

年轻人走后,小花数着今天的订单,突然喊:“凡哥,有人下单要定做‘旧物改造套餐’,想把他爷爷的旧烟袋改成笔架!”林凡凑过去看,订单备注写着:“爷爷说烟袋陪他走南闯北,现在他戒了烟,想让它换个样子陪着我。”

夕阳透过窗户,照在“报喜钟”的钟面上,铜光闪闪的。林凡拿起工具,准备给烟袋设计笔架的样式,心里琢磨着:该在笔架上刻句啥话呢?或许就刻“老物件,新念想”吧——毕竟,日子往前走,那些带着温度的旧时光,总得换种方式跟着。

钟又响了,“当当当”三声,像在说:别急,慢慢来,好东西都经得起时光磨。

那支要改成笔架的旧烟袋,第二天一早就寄到了。

小花拆开包裹时“呀”了一声——烟袋杆是暗红色的老红木,被摩挲得油光水滑,烟袋锅黑得发亮,锅沿还刻着个歪歪扭扭的“福”字,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这料子真扎实,”林凡捏着烟袋杆掂量,“比我刻玉的红木边角料还沉。”他翻出尺子量了量,“烟杆留着当笔架的立柱,烟袋锅改个小托盘,正好放毛笔。”

二柱子凑过来看,突然指着烟袋杆上的裂纹:“凡哥,这儿裂了道缝,要不要补补?”林凡摸了摸裂纹,浅得很,像道细闪电:“不补,就这么着,留着才真实。就像人老了有皱纹,那是日子刻的章。”

正说着,李大爷拄着棍儿进来了,看见烟袋眼睛一亮:“这不是‘老烟枪’张爷爷的物件吗?当年他走南闯北,就靠这烟袋解乏,说烟锅一热,再难的坎儿都能迈过去。”他接过烟袋凑到鼻尖闻了闻,“还带着点烟丝味呢,够味儿!”

林凡把烟袋摆在工作台上,开始琢磨刻啥花纹。小花翻出订单里的备注:“他爷爷是木匠,总说‘斧头能砍木,笔能画路’。”林凡心里一动,拿起刻刀:“那就刻把小斧头,再刻支毛笔,让它们在烟杆上‘靠’在一块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