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还得实地看看(1/2)
接着给农贸市场的老王打电话。那边的背景音很安静,老王的声音带着点讨好:“赵组长,您放心,安全通道昨天就清理干净了,我让工人把材料都搬到北边的临时仓库了,通道宽得能过两个人。”
“有没有照片?拍几张通道的全景和标识牌的特写,发给我。” 赵承平没绕弯子,直接提要求。他知道老王爱耍小聪明,不看照片不放心。
“有有有,我这就拍,五分钟内发给您。” 老王连忙应着,挂了电话没三分钟,微信就传来了照片。赵承平点开一看,照片里的安全通道确实宽敞,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墙上的 “安全通道,禁止占用” 标识牌擦得发亮,连边缘的灰尘都没了。他把照片保存到 “农贸市场整改” 文件夹里,又在旁边备注 “11 月 20 日,安全通道已清理,照片留存”,心里的一块小石头落了地。
然后是养老院的项目负责人张工。电话接通时,张工的声音带着笑意:“赵组长,呼叫系统修好了!听到这些消息,赵承平稍微放心了些。
不过他也知道,光听汇报不行,还得实地看看。
先去农贸市场。赵承平开车到老城区时,正是上午十点,市场里人来人往,吆喝声、自行车铃声混在一起,透着烟火气。他把车停在巷口,步行进去 —— 上次来的时候,巷子里还堆着钢管,现在却清出了宽宽的通道,地面用红漆画了 “安全通道” 的箭头,顺着箭头走,能直接通到市场后门。
老王正指挥工人搬蔬菜筐,看见赵承平,赶紧迎上来:“赵组长,您怎么来了?通道您放心,我每天都让保安检查,谁也不敢堆东西。” 他指着墙上新贴的标识牌,蓝色的底、白色的字,还加了反光条,“这是特意定做的,晚上也能看清。”
赵承平没说话,沿着通道走了一遍。通道宽约两米,两个人并排走都不挤,墙角的消防栓也露了出来,没被遮挡。他蹲下来,摸了摸地面 —— 上次看到的水泥块、塑料袋都没了,连缝隙里的菜叶都被扫干净了。“不错,保持住。” 他掏出手机,从不同角度拍了三张照片,存进 “农贸市场整改复查” 文件夹,心里那点不踏实终于散了。
离开农贸市场,他开车去了养老院。刚到门口,就看见护理员小王推着轮椅散步,轮椅上的老人正笑着和小王说话。赵承平走过去打招呼,小王笑着说:“赵组长,您来得正好,呼叫系统可好用了,昨天李奶奶按了一下,我们半分钟就到了。”
他跟着小王去了二楼的房间。小王按了床头的呼叫按钮,护士站的铃声立刻响了,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 “203 床呼叫”。不到二十秒,护士就拿着血压仪跑了过来:“赵组长,现在这按钮比以前灵敏多了,再也不用按好几次了。”
赵承平自己也测试了几个房间,每个按钮按下后,铃声都清脆,显示屏也准确。他翻了翻旁边的测试记录,上面不仅有工人的签字,还有护理员和老人的确认栏,连测试时间都精确到分钟。“做得很规范。” 他在记录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算是正式确认整改合格。
从养老院出来,赵承平给李组长打了个电话,把复查的情况说了一遍。李组长的声音很满意:“好,你办事我放心。督导组这边的整改核查就算告一段落了,你明天回原岗位吧,那边还有新项目等着审核。”
挂了电话,赵承平心里一阵轻松 —— 这段时间的忙碌没白费,至少这两个项目的安全隐患解决了。他开车回单位,路上特意绕到常去的牛肉面店,加了个卤蛋和豆腐,算是给自己的 “庆功宴”。
第二天一早,赵承平回到了原来的项目审核岗。刚到办公室,就看见桌上堆着一摞资料,用不同颜色的文件夹分类放着,最上面压着一张便签,是同事小张写的:“赵哥,这些是新报上来的项目,需要审核方案和预算,急的我标了红。”
他放下公文包,先把资料按 “紧急程度” 排序:红色文件夹是社区健身广场项目,备注 “12 月前需确定方案”;蓝色文件夹是小区绿化改造,时间稍松;黄色文件夹是街头公厕翻新,排在最后。赵承平喝了口热茶,翻开红色文件夹 —— 这是他回岗后的第一个任务,得仔细些。
健身广场项目在城东社区,方案里写着要建健身区、儿童游乐区、休息区,还附了设计图。赵承平先看方案可行性:健身区离居民楼有五十米,不会吵到住户;儿童游乐区用的是橡胶地面,能防摔倒;休息区还种了遮阳树,考虑得挺周全。
接着看预算表,A4 纸打印的表格里,列着各种器材的名称、数量和单价。他拿出手机,打开采购平台的 APP,对着预算表一一核对。“室外健身器材套装,预算报价 1.8 万元”—— 他查了几家供应商,同款套装的市场价大多在 1.5 万到 1.6 万元之间,预算比市场价高了 2000 多;“儿童滑梯,预算报价 1.2 万元”—— 市场价普遍在 9000 元左右,又高了 3000 元。
赵承平皱了皱眉,把这两项用红笔圈出来,在旁边写了 “市场价约 1.5 万(健身套装)、9000 元(滑梯),需核实报价依据”。他记得以前审核预算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有的施工方会把运费、安装费都算进去,但这次的报价明显超出了合理范围。
他又翻到 “地面铺装” 那项,预算里写着 “防滑地砖,单价 80 元 / 块”。赵承平摸出抽屉里的地砖样品 —— 上次养老院装修时剩下的,和方案里的地砖型号一样,他记得当时的采购价是 65 元 / 块。“这一项也偏高。” 他又做了个标记,心里盘算着:得请采购部门的老周帮忙查一下近期的采购合同,看看实际价格到底是多少,不能让预算里有 “水分”。
中午吃饭时,赵承平碰到了采购部的老周。两人坐在食堂的角落,赵承平把健身广场的预算表递过去:“老周,帮我看看这几项报价,是不是有点高?我查了市场价,差得还不少。”
老周接过预算表,掏出老花镜戴上,仔细看了看:“健身套装 1.8 万确实高了,上个月我们给城西社区买的同款,才 1.55 万,还包安装;防滑地砖 80 元也贵,上周刚采购的,68 元 / 块。” 他把自己的采购记录拿给赵承平看,上面有供应商的报价单和合同编号。
“看来确实有问题。” 赵承平把老周的记录拍了照,心里有了底,“我下午就联系项目申报方,让他们重新核算预算,提供报价依据。”
下午回到办公室,赵承平给社区的项目负责人打了电话。对方一开始还想解释 “报价里包含后期维护费”,但赵承平拿出老周的采购记录和市场调研数据,对方只好松口:“赵组长,我们重新核对一下,明天把调整后的预算报给您。”
挂了电话,赵承平把预算表上的疑问整理成文档,附上周的采购记录照片,准备明天和调整后的预算一起审核。
赵承平捏了捏酸胀的眉心,把刚审核完的健身广场预算表推到一边 —— 那上面被红笔标注的 “高报价项” 已圈出解决方案,现在该聚焦这份新方案了。他翻开文件夹,第一页就是彩色设计图,打印机的墨色很足,草坪的绿、步道的灰、喷泉的蓝层次分明,像幅精致的明信片。
设计图中央,一座直径五米的圆形喷泉格外显眼:三层水台叠着,顶部还标注着 “LED 灯光秀” 的字样。赵承平手指落在喷泉图案上,指尖划过纸面,心里却犯了嘀咕。他想起去年审核的城西公园项目,也设计了类似的大型喷泉,结果投入使用不到半年就出了问题 —— 水泵频繁故障,每月水费加维护费要花近万元,最后只能改成小型景观池。
“好看是好看,可实用性太差了。” 他对着图纸轻声自语,从抽屉里翻出城西公园的运维记录。泛黄的纸页上,“2024 年 3 月:喷泉水泵维修,费用 1200 元”“2024 年 5 月:LED 等更换,费用 800 元” 的记录密密麻麻,最后一行还写着 “周边居民反映:喷泉开放时噪音大,影响休息”。他把这份记录放在设计图旁,两者对比,更觉得眼前的喷泉设计有些 “华而不实”。
继续往下翻方案,赵承平又发现了问题:设计图里的健身器材区只放了两台漫步机,却留了大片空地;休息长椅更是只有三张,还都设在离步道很远的树荫下。他想起上次去城东社区调研时,居民张阿姨说的话:“我们这老人多,想找个地方锻炼都难,要是能多装几台健身器材就好了。” 还有放学的孩子,总在公园的空地上追跑,要是能加些长椅,家长也能坐着照看。
他拿出直尺,在设计图上量了量喷泉的占地面积,又估算了健身器材的尺寸 —— 要是把喷泉改成小型水景池,省下的空间能装下六台健身器材,再沿步道加五张长椅,正好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他在方案空白处画了个简易草图:中间是圆形小水景,周围分布着健身器材,步道旁的长椅错落摆放,还特意标了 “长椅需带靠背,方便老人休息” 的备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