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雏形(1/2)
帝师峰顶,云海沉浮,万籁俱寂。与外界的喧嚣和永冻荒原的惊心动魄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被时光遗忘的宁静维度。唯有殿内萦绕的淡淡九钥道元清辉,以及空气中尚未完全平复的法则涟漪,昭示着不久前发生的一切并非虚幻。
张九思静坐于云床畔,指尖流淌着温润如玉的光晕,如同最细腻的春雨,无声无息地渗入青瓷的四肢百骸、神魂深处。她的道基受损极重,那“虚无之念”的侵蚀并非寻常伤势,而是触及存在根本的“概念性”创伤,若非她身负天书世界部分本源眷顾,加之张九思及时以“原初之态”化解了大部分抹杀意志,恐怕早已烟消云散。
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淌。张九思的目光落在青瓷苍白却依旧精致的面容上,那双往日灵动狡黠的眸子此刻紧闭着,长睫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他心中并无太多劫后余生的庆幸,反而沉淀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凝重。
“溯源之地”的感悟让他窥见了“有”与“无”之上更古老的层次,但也让他更清晰地认识到“原初虚无之影”的可怖。那并非简单的毁灭意志,而是渴望将一切复归于“无”的终极倾向,是宇宙诞生之初便被剥离、却始终试图反噬的“背景”。天书世界,乃至其连接的那三个同盟世界,就如同在无尽虚无海洋中航行的孤舟,而如今,海浪正变得愈发汹涌。
“嗯……”
一声细微的呻吟打破了沉寂。青瓷的睫毛微微颤动,缓缓睁开了眼睛。初时,她的眼神还有些涣散和迷茫,但很快便聚焦在张九思脸上。
“老师……”她的声音虚弱沙哑,带着劫后余生的恍惚,“我……我还活着?”
“勉强。”张九思收回渡送道元的手,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若我再晚归片刻,你便真要与那‘虚无’融为一体了。”
青瓷闻言,挣扎着想坐起来,却牵动了体内暗伤,痛得她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又白了几分。她回想起在球形空间内那令人绝望的冰冷与抹除感,心有余悸,低声道:“弟子……弟子鲁莽,给老师添麻烦了。那东西……太可怕了,它仿佛能否定一切,连‘存在’本身都能抹去……”
“知其可怕,便当知其不可轻犯。”张九思袖袍一拂,一道柔和的力量托住她,让她靠坐在云床上,“永冻荒原下的发现,关乎甚大,非你一人所能承担。日后若有类似境遇,当以保全自身为要,不可再行此玉石俱焚之举。”
他的话语虽依旧清淡,但其中蕴含的关切与后怕,青瓷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她鼻尖微微一酸,低下头:“是,弟子知错了。”随即,她又抬起头,眼中带着强烈的好奇与困惑,“老师,您最后是如何……那灰色的东西,还有那白色的光……它们到底是什么?”
张九思沉吟片刻,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于绝境中,可曾感知到某种‘空无’,连那寂灭意志都无法触及?”
青瓷努力回想,模糊的记忆碎片中,似乎确实有那么一瞬,所有的恐惧、痛苦乃至自身的存在感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种绝对的、无法形容的“静”。“好像……有那么一瞬间,什么都感觉不到了,连‘我’这个概念都模糊了。”
“那便是‘原初之态’的一丝皮毛。”张九思解释道,“非有非无,超越定义。我借溯源之地的感悟,暂时融入此态,使那‘虚无之念’的抹杀失去了目标。它源于‘原初虚无’,其力量核心在于‘否定存在’,但当目标本身处于一种比‘虚无’更本源、无法被其逻辑定义的状态时,它的力量便无从施展。”
“至于那白色晶尘……”他顿了顿,意念微动,被封印在袖中的那团白色光球悄然浮现于掌心之上,只是光芒更加内敛,仿佛蒙着一层薄纱,“我称之为‘源初之光’的残屑。它是与‘原初虚无’相对的另一面,代表着‘存在’诞生的最初瞬间,是‘可能性’与‘定义’的起点,是赋予‘有’以形态的本源之力。某种意义上,它是‘寂灭’的天生克星,亦是禁锢‘虚无’的……最初枷锁。”
青瓷凝视着那团缓缓旋转的白色光球,感受着其中散发出的纯净、空灵却又蕴含无限生机的气息,与那深灰色能量的死寂、冰冷形成了极致对比。她恍然大悟:“所以,它能吸收转化那寂灭之力?”
“不错。”张九思点头,但眉头却微微蹙起,“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这‘源初之光’残屑本身也极不稳定,且层次过高。强行驱动,犹如稚子舞大锤,稍有不慎,未伤敌先伤己。而且,它转化寂灭之力后,其内部平衡似乎正在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