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回1982小渔村 > 第1748章 胆大

第1748章 胆大(2/2)

目录

等过两天开学了,去学校又能吹牛逼了。

反正,去海上干也是暑假两个月的事,寒假假期短,到时候肯定还是跟在他爹屁股后面,吃香的喝辣的,爽歪歪。

叶耀东到了舟市后,就让阿光帮忙带他们去魔都,都要开学了,几个孩子都还没报名呢,不能在舟市多停留,得赶紧去学校报名。

而他刚回来,厂里一堆事等着他,也走不开,主要是去魔都的话,又得去好几天才能回来,得耽误不少事。

渔船上的退伍兵们早几天前就已经报到了,并且也放松的玩了好几天。

他一回来,首先第一时间安排渔船出海,把渔船先运转起来,然后再查看这段时间厂里的效益,还有大小事。

堆积了快一个月了,他也只能慢慢的处理,加班加点。

等忙活大半个月,他才轻松了一点,然后同时也收到了消息。

市政府将在下个月1号开始,向符合资质的普通企业跟生产型企业开放进出口权申请,降低门槛。

厂里一时间又紧张的忙碌起来。

3月1号距离5月广交会也就两个月的准备时间,他们现在得在下个月1号前,赶紧将所需要的资料准备好。

申请之后等批下来也需要时间,这时间对他们来说特别紧迫。

也并不是说拥有进出口权后,就能去参加广交会了,还得再去申请加入相关进出口商会,如纺织商会、机电商会等,具体按参展展区对应,这个是商会,并不是舟市渔业协会。

然后,他们还得去准备一系列广交会所要求的资料。

这里头还不知道有多复杂,不知道得有多少道程序手续。

毕竟,此前维持近40年的专业外贸总公司组团模式,参展企业主要限定为专业外贸总公司和少数国家部委所属的工贸公司。

现在这一变革是首次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没有什么可参考的,只能早做准备。

也还好,他早就收到了风声,提前就让祁经理打听了,也不会措手不及。

而他们在申请办手续的同时,也在向其他单位打电话问广交会的一些细节。

还有产品部门等一些部门也得同时提前双管齐下,备好要参展的货跟参展所需物品。

可以说,收到开放进出口权申请时,全厂都动了起来,所有人都在加班,都在拼着一股劲的去朝广交会努力。

叶耀东也一样,每天都在盯着这件事。

厂里也是隔天就开大会,各个部门都要汇报事情跟各项工作的进展。

他每天忙得晕头转向,没空去魔都,连电话都没空打,都是林秀清跟家里打过来的。

也是林秀清抽空带着孩子,趁着周末过来找他。

之前还想着等年后,厂里再开一场联谊会,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切活动都得往后推,都得排在广交会之后。

他忙的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所以等他躺被窝,从林秀清嘴里知道,叶成江跟叶成河两个人跑去银行做贷款,他都懵逼了,赶紧翻身侧过去询问。

“几时的事?我咋不知道啊?他们竟然还跑去做贷款?你怎么知道的?”

“你儿子跟我讲的,我本来也不知道,你儿子不是跟他们一个宿舍的吗?听过来的。”

“胆子很大啊,两个人自个商量了就去做贷款,也不跟我通个气?”

“我晚上吃饭的时候听你儿子说了也惊讶,想找他们问问,他们又出去开车了,不在,只能等晚上的时候跟你讲了。”

“你没有详细的问你儿子?”

“问了,说你也支持他们买车招人干,所以他们就商量了一下,大胆的去做贷款,反正你以前也做过贷款。”

叶耀东:“……”

“你几时支持他们买车招人干的啊?”

“过年啊,过年跟阿海聊天,他提了几句,我觉得挺好的啊,然后他俩跑过来又跟我讲,我是挺支持的,但是我没支持他们一声不吭的去做贷款啊?两个胆子这么大的,讲都不用讲一声,偷偷的就去做贷款了。”

怪他起了个坏头,两人还真的学他去做贷款了。

“他们做的什么贷款?”

“听你儿子说,好像是拿车去做抵押,一人贷了4万,但是不像你当时没有利息,现在是要利息了,只是好像说很低。然后要不是银行只给贷4万,两人好像还想着多贷一点呢。”

“狗胆包天,还敢多贷?别人听到贷款都慌,也不怕还不起,等明天了得好好说他们几句。”

“我还以为是你支持他们干的。”

“哪能啊,支持他们去做贷款,倒不如我直接借他们。”

“有听你儿子问过,他们说欠着你钱还没还清,哪好意思问你借钱,反正银行利息低,他们问银行借就好了,到期前还进去就行了。说你之前也是这么干的,没什么好怕的。”

“那也不能瞎贷,得给他们讲讲,自己得有能力兜得住才能去做这个贷款。”

“是得讲一下,两个一声不吭就干出这么大的事儿,估计大嫂二嫂都不知道,知道了得骂死,这主意也太大了。”

叶耀东运动过后的睡意已经被惊扰没了。

“有说贷款下来了吗?”

“还没,听说刚申请没多久。”

“这两个……我近期为了申请广交会的事,忙的昏天暗地,估计也是看我忙,所以没有来找我拿主意,自个儿两人商量了就做了决定去干了。”

林秀清好奇的问:“广交会到现在都还没批下来,5月份能赶得上吗?”

“试试呗,反正进出口权已经办下来了,然后广交会所需要的资料已经提交了,看给不给通过吧?给通过应该是没问题了,不过现在是首届对生产企业开放,也不知道卡的严不严,也没有案例可以问,现在只能听天由命的等通知了。能过最好,过不了也没事,下半年还有秋季的广交会,一年两场呢,到时候再尝试就是了。”

“希望能过,听说只要能参加,那些外国人都是排着队抢着下单,说是咱们这边劳动力便宜,东西廉价,国外劳动力贵,东西也贵。”

“嗯,我琢磨着,阿江跟成河两个可能也惦记上广交会了。要是能参展的话,业务量大增,应该说是整一个市里的生产企业出货量都能大增……”

“他们想多整一个车,继续运送厂里的货?多赚一点?”

“不一定,应该是想整货运,整一个市出货量都大增,自然需要大车运送货物,对运送货物的车子需求自然增加,接下来很有市场。”

叶耀东确实知道货运也很有搞头,毕竟现在任何行业都是起步阶段,只要敢拼,都是吃螃蟹的人。

现在连外贸经营权都下放了,广交会也降低门槛了,经济要开始高速发展了,私人货物运输自然也要迎来蓬勃发展。

林秀清有些惊讶又惊喜,“那他们还真能挣大钱啊?”

“看他们搞不搞得起来了。”

“让他们做贷款也算是做对了,能赶在风口上了?”

“看吧,真能搞起来那自然是做对了,只是两人一声不吭的就做决定,有点草率了。再怎么也得问问长辈的意见,也得跟他爹吱个声,他爹在海上没得说,那也得给我说一说啊,这两个……”

“那明天还是得骂一骂,然后你该给他们分析的就讲一下,既然做了,那自然得做到最好,得挣到钱才行。”

“嗯。”

林秀清思考了一下,“那咱们是不是也得多订几个车?到时候真的参加广交会的话,出货量也增加了,也有需求,或者咱们也可以在货运掺一脚啊?”

“厂里去码头接货运送的车子也只下午到凌晨需要,其他时间空档也可以安排出去接货啊?”

“我们只要单独成立一个货运部门就行了,到时候厂里只要需要车子,就让货运部门安排,都让货运部接管就可以了呀?”

“你不是正愁钱多的没地方花吗?只能存在银行吃利息,有点浪费,正好可以涉及一下其他产业,试试看?”

叶耀东惊讶的看着她,现在竟然很有头脑啊,还能举一反三。

还野心勃勃的想着自家也搞起来。

“你还挺能想的,野心挺大的啊?不怕亏没了?”

林秀清笑着说:“这不是你说的吗?挺有市场的,能挣啊,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啊,运输确实有市场,能挣钱。”

“而且最大的投入应该就是买车了吧,买车应该亏不到哪里去吧?自家不也能用的上吗?顶多就是单独成立一个货运部,多招几个人运转。”

叶耀东朝她竖起一个大拇指,“果然环境使人成长,我都才刚提几句,还想着要不要做,你就已经要干了。等明天开大会的时候,我提一下,让他们给我出个方案。”

“呵呵,好歹我也是老板娘!也见过世面!”

“嗯,现在车子多了起来,确实也需要一个货运部去运转,免得都把活堆给财务跟后勤了,明天让他们安排。”

同时他也得送点人去考驾照。

ps:不用催我完结啦,现在后期要好好收尾收一下,预计过年期间完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