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 坐火车(1/2)
叶耀东第二天开大会就把货运这一块儿提了出来,只不过后面经过探讨,把货运部又改了一下。
毕竟在他的意思里,他们真成立货运部的话,还是得去外面接单接活,那如果弄到厂里就不合适了,不太方便人来人往的接单。
得单独成立一个货运办事处,方便外来人进进出出的谈订单派车。
跟林集上有些类似,不过林集上做的是水路,他现在要搞的是陆路物流。
只是他没想着跑长途,只打算做周边城市派送,但是舟市是群岛,陆路发展跟市场有限,跟海路运输没得比,讨论到后面,直接就把货运办事处地点放到魔都了。
而厂里也照样成立货运部,单独把货运的事挪出来,毕竟厂里现在配送的车子也有好几辆,还要再增加,也得有单独的部门,分工更明确一点。
叶耀东琢磨了一下,觉得这样也可以,把货运部办事处放到魔都也更好,毕竟是一线大城市,现在也正是高速发展时期。
相当于独立出去,又拓展了一个新的行业,资金利用能更高一点。
他浦东那里还有一块荒地还没利用起来,正好成立货运部,也不需要整什么,只要地方大,能停多一点的车子,再盖几个屋,把场地围起来就可以。
等在魔都成立货运部后,还可以去找林集上合作,一些水路靠岸魔都的货需要运输的话,可以直接找他安排,资源完美利用了。
并且他在舟市这边认识的人脉啊,工厂啊之类的,有需要运送货物到魔都的话,走完水路肯定要走陆路送货,打好关系,还真不怕没活接。
只要真将货运部整起来,立马就能运转了。
与此同时,他如果对本地的货运运输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跟阿江跟成河两兄弟合作,他投资拿分成。
不过,等他跟两兄弟聊过之后,就也作罢了,两兄弟担心有压力,想着自己先小打小闹随便搞搞。
真要合作的话,叶耀东肯定就只出个钱,他俩也不敢一下子背负太大责任,想着自己先试着整整,等熟悉了之后真要做大,到时候再来找三叔。
叶耀东也尊重他们的选择,本地的市场不大,开过会后他做不做又有点无所谓了。
也跟他们谈过了,什么时候贷款批下来要去魔都定车子,他也跟着一块去,顺便把魔都货运办事处提前整理。
车子生产也要时间,在等待的时候,把办事处整起来,等车子到手立马就能投入使用。
随便搞个十辆车子对他来说也只要几十万,土地也不花钱,场地也只需要小钱就能整出来,只能算是一个小投资,但是未来的回报率却也可观,可以当做物流的前身来整。
他现在每年钱都赚不少,但是也主要弄渔船跟加工厂一条龙这一块,现在是得再拓展其他的业务。
林秀清在第二天就带着孩子回魔都了,三个都还要上学,她也是在电话里头才了解到最终决定。
叶耀东跟她简单的提了一下,近期也打算去魔都一趟,场地要提前施工,好在魔都那边也有留人,现在也都归阿清在管。
“现在广交会的申请也递交了,懂英语的人才也招聘过来了。剩下的就听天由命。我也有一点空闲,找个机会去找林集上谈一谈,到时候就去魔都把地整合出来。”
“要不要到时候直接招现成的司机啊?更快一点,而且经验更丰富一点,自己送人去学,培养起来没那么快。”
“经验丰富的司机都是各个单位培养出来的,除非自己出来单干,不然没那么容易下岗。反正还有好几个月,我们自己送人去考也费不了多长时间,考完了自己厂里的车也可以先练练手,等魔都那边投入使用没那么快的,来得及。”
“好吧,广交会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这都快4月了,还没批吗?就一个月时间,能来得及准备吗?”
“应该也快了吧,主要是申请进出口权需要时间,还得海关备案,各种备案,申请进海洋商会,一堆的东西都是要走流程的,反正该准备的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去广州的人员都已经选好了,就等一个结果批下来。”
自营进出口权批文只是参展的入场券。
拿到批文后,工厂还需要向省、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外经贸委)申请,提交企业规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创汇潜力等材料,经过严格审核后,获得红头文件的批准。
有了这个批文,企业才能在海关注册,取得进出口企业代码,并以此向广交会主办方(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申请展位。
这里头程序也不少,主要是他们也是第一次,政策也是刚颁布,大多数流程都不熟。
放在往年得提前两三个月申请,今年也是碰到了政策改革,所以还在审理。
“那这样来得及,反正懂英语,懂外贸的人已经招好了,细节的话就等批下来,到时候再咨询着准备。”
“嗯,等过几天去魔都前再给你打个电话。”
“好。”
叶耀东不止要盯着广交会的事,还得盯着6月份休渔期的事。
今年现在还不知道怎么个章程,也不知道是否又变更了,还是又沿用去年的。
现在没有通知,肯定不至于把休渔期提到五月份,很大可能又是六七月休渔,八月恢复。
反正大船上的船工们有的趁着过年这个假期,有的趁着去年的台风天休息日,一大半陆陆续续都把船员证考出来了。
他也叮嘱了,等广交会事情一结束,就继续去办公海捕捞手续,做两手准备,不管是否禁渔,都把对他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一整个上半年对他来说事情都很繁杂,年后一直到4月都忙得不可开交,参加广交会更是一项“头等大事”。
等5月份广交会后,可能又得迎来厂里繁忙的高峰期。
今年算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关键年份,也是adecha走向全球的开端。
距离1992年大领导南巡讲话刚刚过去一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吹遍大江南北。
光他所知道的,当地被授予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单位就不下20个,但这仅仅只是参展的入场券。
后面申请的时候大多都被卡了,能批下来的少之又少。
企业规模跟生产能力许多小工厂并不符合,他们加工厂也是扩张了又扩张,又有了两年的内销参展经验,才批了下来。
等拿到结果后,全厂都欢天喜地,紧锣密鼓地抓紧在剩下的时间里筹备。
比如要成立业务员小组,每个小组至少得配备一个懂英语的,还得懂外贸报价的。
他们公司的名片也得重新印刷,必须的带中英文的,参展的业务员个个都得提高点档次,挂上经理主管等头衔……
还得“跑部钱进”,派专人去相关部门沟通、争取能够拿到好一点的标准展位。
然后还得提前定好铁路运输路线,计算好时间去办理托运,将样品和展具运往广州。
全厂就没有一个闲人,大家走路都带风,实在是时间太紧凑了。
别的经常参展的单位早两个月就已经准备了,而他们现在就只剩不到20天的时间里。
虽然前期他们有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也只是准备了一个大概,主要在布置跟产品这一块。
其他的还要紧急培训,比如敲定最终的参展工作组,确定参展产品清单,厂里也要加班加点生产最佳样品,再印制宣传材料。
最后才是把准备好的所有展具物资打包,去办理铁路货运,将展品发往广州。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的参展对厂里至关重要,大家都反复的确认来确认去,确保每一步都没有出错。
叶耀东也从头跟到尾的盯着,这一次的展会也攸关厂里以后的发展。
连叶父这个大闲人也都跟着紧张起来,越临近日子,他越是紧张,厂里的气氛也越是严肃。
“东子,我这心都跟着提起来了,一切都准备好了吗?要不我也跟你们一起去?”
“不用,你留在工厂帮我看着,阿清跟我去就好了。”
“那几个孩子……”
“有惠美帮着,还有其他保镖。”
“该带的,该发的货都运走了吧?不会有什么遗漏的吧?”
“不会,都核对了四五遍。”
“那明天就要出发了,路上得几天啊,跑这么老远,也不知道能不能挣钱。”
“你不懂就不用操心了,在厂里帮忙看着生产就行了。”
广交会头尾半个月左右,但却是“分期举办、按品布展”,通常被分为两期或三期举行,每期展示完全不同的商品类别,参展商和采购商也根据产品类别在不同时间前来。
他们需要提前5天出发,要先去魔都坐火车。
叶耀东凭关系定的卧铺,毕竟路上坐火车的时间大概得需要40个小时。
差不多第一天傍晚从魔都上车,他们将在第三天清晨或上午才能抵达广州。
要是停的站多的话还不止,晚点也是家常便饭。
谁让这年头火车都是k字头绿皮火车。
要是没有卧铺票的话,那得需要一个铁屁股。
大家出发的时候背着大包小包,原本的紧张现在又增添了几分忐忑,大多数人都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
“老板,我们这一趟会顺利的吧……”
“会平安回来的吧……”
叶耀东无语的看着那几个年轻的业务员,“说什么傻话?咱们是去开拓业务,赚大钱,让工厂更上一层楼的,又不是让你们上战场。”
“感觉跟上战场也差不多。”
“放心好了,我不是也跟你们一起去?能带你们去,自然也能带你们回来,到时候你们努力多拿下一点订单,业务能力优秀的,到时候给你们开放家属院的认购资格,能便宜买房。”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