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 分节阅读 303

分节阅读 303(2/2)

目录

同时大汉日报上面也刊登了一家私家车工厂产品即将下线,上市销售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一些有钱阶层的人沸腾了。

开车,那可是比做马做叫要牛得多的事情。

那些年纪大的人也都还算了年轻人,谁不想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呢

开着车在公路上风驰电掣,刮风下雨也不怕,一天就可以跑上一两千里路,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那是多么愉快的体验

可是以前根本就没有私家车可以购买,他们就算是有再多的钱也没有办法。

现在朝廷放开私家车购买,让他们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很多有钱人都涌向了驾驶学校,学着开车。

当然有的人体验过一下,然后看了厚厚的一本交通法则之后,就放弃了亲自学车的打算,而让家族里面聪明伶俐的年轻人去学,以后成为他们的司机。

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学车的。

私家车正式的上市销售,是在永初十年的三月。

不过在这之前,已经开始接受预定。

因为现在的产能有限,又属于垄断行业,不是那么的担心卖不出去,一辆私家车的价格被抬得很高,达到了耸人听闻的一万五千块一辆。

一万五千块,就等于是一万五千贯,可以购买几百万斤米,可以说是非常奢侈的消费。

但是,购买的人还是很多。

想一想,这个世界的富裕阶层花起钱来也是很大方的,以前方浩在关外的时候,生产出一块玻璃镜就可以卖出几千贯的价格。

花一万多块钱买一辆车,并没有那么的不可理喻。

最主要的还是,土地收归国有之后,很多的大地主都变成了有钱人。

而那一波民间工业投资,又催生了很大一批有钱阶层。

有的人就靠着纺织业、制糖业这些相对落后的产业,已经赚取了几百万贯甚至上千万贯的家产。

这里面衍生出来的新生资本家也不少。

社会富裕了,一大群先富起来的人有着更奢侈的消费需求,一万多块钱对他们而言算不得什么。

这一万多块钱能够买来方便,还买来尊贵,他们当然不会吝啬。

至少在目前而言,他们觉得花一万多块钱买一台车比花几千甚至几万块钱买一块漂亮的石头,要合算得多。

车辆还没有上市,就已经预定出去了几千辆。

等到上市之后,有一部分人先开了起来,使得更多的人眼红,销量更是大增。

现在不只是有私家车了,还开发出了私人游艇,价格也非常的贵。

不过,也有的是人来买单。

以前的大地主家庭,钱太多了,又没有好的土地可以购买时,要不就埋在地窖里面,要不就购买一些古董以及珠宝。

现在社会发展,有了更多更好的东西,他们当然也会愿意在这方面掏钱出来。

在南亚军区的军队西进占领那大油田之后,没有了石油能源上面的危机,方浩也终于放开了私家车的限制。

农用机械上面,也加大了生产制造。

只不过那些农用机械都是提供给国营农场,农民并没有能力购买那样的机械。

不是不允许他们购买,但是那个价格就将所有的农民都拒之门外。

还是那句话,方浩更希望那些农民投入到工业之中,至少在目前相当一段时间里面,不会让那些农民看到种地致富的前景,而是让他们看到成为工人才能够让他们日子过得更好。

小块地的耕种,本来就是在浪费人力物力。

在这样的引导之下,确实很多的农民都选择了做工,不少找到了稳定工作的农民都搬离农村,成为了城镇居民。

还有一些没有办法离开农村的,也将离开农村的希望放到了他们的下一代身上,鼓励他们好好的读书,然后学习技术,成为工人,成为城镇户口,带着全家脱离农村。

现在城镇化的建设速度很快,有着干净的街道,高耸的楼房,大型的商店,还有更好的医院以及更好的学校。

在城市里面生活,确实比在农村生活要干净很多。

成为一个城里人,已经是很多农民的愿望。

而在永初十年年底对下一个五年计划做出规划的时候,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地方官员升迁的重要指标。

第一四七章 让贤

永初十年年底关于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研讨,也进行了几个月的时间,一直研讨到了永初十一年春二月。

裘伯贤这个首相也做了十年时间了,他觉得在青史留名已经绰绰有余,位极人臣,又没有那个能力造反,继续在这个位置上面,也没有太大的意思,所以选择了接下来的任期不再担任首相的职务。

对于这一点,方浩当然是赞同的。

他希望裘伯贤主动求辞,能够给未来的官员们竖立起一个很好的榜样,不要恋栈不去。

做上十年时间就差不多了。

首相的权力太大,如果连任的时间太长,培养的党羽太多,那就会对皇权形成挑衅。

方浩不想让那样的事情发生。

现在官员的任期基本上就是以五年为一个任期,正好配合着朝廷的五年计划。

裘伯贤能够开这样的头,做满两个任期就主动的让贤,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至于裘伯贤接下来的去处,当然是元老院的院长,这个职务也很重要,但是,没有首相那么的忙碌,能够让裘伯贤有着更多自己的生活。

至于接下来担任首相的,是由方浩提名的池旭。

当上教育部长之后,池旭对于推行教育改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每年都要跑很多个地方进行调研,甚至于南亚、安南、南洋、扶桑等地方,他也多次过去考察新式教育的推行速度。

对于新世界的发展,池旭有着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些年也积累起了很大的声望。

让他当首相,没有什么不妥的。

在接下来的五年规划里面,大学要增加十所以上,而这其中,需要有一所师范大学。

中学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

因为这十年时间里面也培养出了比较多的教师,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师资力量,所以关于中学小学又进行了一次制度改革。

从永初十一年开始起,由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