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7(1/2)
的人。
一番寒暄之后,三国国君又不约而同的称赞起了郑忽。
从郑忽自身的才能到郑忽在统一晋国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无疑不是三国国君称赞的素材。
没办法,谁都知道而今在晋国当家作主的是谁
三国国君又不傻。
想要和晋国和平相处,那得有郑忽的点头。
没有郑忽的点头,即便是晋侯和他们订立了盟约又有什么用呢
郑忽对三国国君的称赞微笑以应,偶尔还谦虚那么两句,整个殿中的气氛看起来是相当的融洽,就像四个国家原本就是友好国家一样。
一点也看不出刚打了一仗的样子。
仿佛之前帮助曲沃武公出兵的不是三国,而是其他国家。
郑忽对此也是见怪不怪。
悉心招待了梁伯、魏伯和芮伯五天的时间。
郑忽最终代表晋国和三国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首先,三国与晋国罢兵言和。
其次,三国承认晋侯生乃是晋国正宗的地位,承认郑忽晋国执政的地位,承诺不以任何借口干涉晋国内政。
再者,三国要赔偿晋国在战争中的损失。
这一条,其实是争论的最久的。
因为三国首先攻打晋国不假,但是三国联军几乎全军覆灭,再赔偿晋国在战争中的损失,三国国君明显感觉吃大亏了。
但郑忽就是不松口,要求三国必须赔偿,不然,就没得谈了。
郑忽的态度如此强硬,三国国君无奈之下,只好点头答应。
当然了,郑忽并没有狮子大开口。
如果他狮子大开口了,还真有可能谈崩。
这完全没有必要,他最终的目的和三国国君是一致的,就是和平。
接下来,郑忽同样承诺不会以任何理由干涉三国的内政,不会侵犯三国。
说实话,这个承诺,郑忽自己都不信。
不信归不信,但并不妨碍他如此向三国国君承诺。
讲道理,若不是郑忽灭曲沃损耗太大,他还真想顺道灭了三国。
三国协助曲沃入侵晋国,这个机会和借口是非常难得的。
可惜,实力暂时不允许,只能暂时作罢。
不过,也没关系,只要想灭了三国,还怕找不到借口吗
未来有的是机会。
四国达成的协议,这四点是主要的,其他还有一些小的条款。
总而言之,协议达成之后,皆大欢喜。
三国不用再担心晋国的报复,而郑忽也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这对任何一方都是有利的。
两方都有意罢兵休战,协议自然容易达成。
毕竟,继续打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
三国即便是联合起来也耗不过晋国,而晋国就算是最终取胜,也是惨胜。
没有人愿意承担这种后果
最终三国国君和晋侯在耿邑在天地鬼神的见证下,歃血而盟。
约定共同遵守盟约,违背盟约者不能够享国。
郑忽听闻此言,也是在心中轻笑不止。
和晋侯这种被完全架空的人说不能享国,这能有什么约束力。
奈何郑忽不是国君,即便是他和三国歃血为盟,那也是代表的晋国。
所以,无论怎么歃血结盟,对郑忽来说,都没什么约束力。
再说了,天地鬼神见证又能怎样,郑忽根本不怕这一套。
也就此时的人笃信于此。
一纸盟约,几句虚无缥缈的诅咒就想吓住郑忽,只能说太天真。
不管怎么说,盟约的订立在此时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郑忽在短时间内也不准备背弃与三国达成的协定。
终归是对自己有利嘛
他完全可以借着这段和平的时间,好好的休养生息一番,同时大力推行的晋郑融合方略。
无论什么时候,增强实力总是必要的。
而且,暂时做个守信的人,也能改变一下其他人对他固有印象不是
他现在好歹是晋国的执政卿了,总是背信对他的威信力是有影响的。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子命我
“虢公远道而来,辛苦了”
翼城郊外,郑忽代表晋侯率领晋国群臣迎接虢公等人的到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斡旋,天子最终还是答应了给郑忽的权力背书。
此次派虢公前来,其实主要就是为这件事而来。
其他的,还有肯定一下晋国统一的功绩,赐些东西表示一下天子的欣喜之情。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不过,说实在的,其实天子对于晋国的统一,一点也不欣喜,一点也不高兴。
根本原因就在于郑忽。
郑忽狼子野心,摆明是想把晋国占为己有,天子怎么高兴的起来
晋国一旦成为了郑国的一部分,夹在晋郑之间的王室还有活路吗
就是现在,天子都觉得,他是在仰郑寤生父子二人的鼻息。
这俩父子,一个在成周以东,一个在成周以北,一人占据一个大国。
王室基本上被吃的死死的
但也没办法,谁让打不过人家呢
拳头不够硬,就只能委曲求全,不然,一定会自取其辱。
看着满脸笑容的郑忽,虢公心里一阵腻歪。
上次他见到郑忽的时候,郑忽正在率兵与他交战。
而现在,郑忽表现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不仅如此,郑忽表现出来的那股亲热劲儿,不知道还以为他们两人是相识已久,关系不错呢
倒不是说虢公心胸狭小。
而是郑忽的变脸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一点吧
郑忽其实对虢公也没什么好感。
他之所以被赶出郑国,还不是全拜虢公所赐。
不要以为郑忽不知道这事,在鲁国曲阜,如果没有虢公点头,宋、蔡两国敢兵围郑国馆舍
虢公当时拜访齐侯,基本上就佐证了,虢公至少是赶他出郑国的帮凶。
更别提后来虢公还入晋,蛊惑小子侯把他赶出晋国。
但这总归是老黄历了。
现在虢公帮他向天子请求授予他晋国的权柄,又作为天使亲自前来宣布这件事,郑忽自然不能给虢公摆脸色。
不仅不能摆脸色,还要好好的招待虢公,让他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身为政治人物,哪有什么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
谁能给自己带来利益,谁就是朋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