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0(1/2)
也得到了郑忽的接见,只不过郑忽好像很忙的样子,没和他们说几句话,便处理事情去了。
对此,他们也能脑补,通过脑补,他们也能理解郑忽。
毕竟晋国新定,一大摊子事都需要郑忽拿主意呢。
其实呢,郑忽在忙着奶孩子,哪有闲空和他们斗智斗勇。
再者,郑忽压根就没想过还兵的事情。
这怎么可能,休说是已经吞到肚子里的肉他坚决不会吐出来。
就是他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将一群乌合之众训练成为一支可以威慑晋国周边国家的强军,他也不可能因为一点贿赂,说还就还,这不是为他人作嫁衣吗
况且,三国现在还有什么资格要求他还兵,仅凭当初一句虚无缥缈的承诺吗
承诺和放屁有区别吗
对郑忽这样的政治人物来说,大概是没什么区别的
想要还兵,门都没有
况且,郑忽觉得这三国的要求还兵的目的,也不是那么单纯。
他们之所以迫切的要求郑忽还兵,不过是贪图一支能够战胜曲沃的虎狼之师。
但是,宗周时期,密康公母亲劝密康公的那句话说的好,“小丑备物,终必亡”
这三个小丑还想从郑忽的虎口夺食,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郑忽其实在心里已经谋划着该怎么灭掉这三国了。
心里面这么想,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郑忽看了看一脸无措,将目光投向他的晋侯生。
而后,代晋侯生向三国使者答谢道:“上国厚爱,寡君不胜感激,谨谢之”
三使连称不敢。
郑忽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晋国的代言人,他的意思就是晋侯的意思。
没人觉得不妥。
如果说,在嘉父还没有死之前,或许有些人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脸上稍微还能表现出某些细微的不满表情。
但是,在嘉父死后,即便某些人心里再不舒服,脸上却一点表情也不敢显露。
这不单是因为郑忽的名分已正,更因为郑忽杀嘉父的一番作为,让所有人明白,不要心怀不满,身为执政的嘉父尚且都逃不过一死,况且他们这些人
原本郑忽灭曲沃,对翼城苟延残喘的几家世卿来说,已经是巨大的威慑,现在又杀了嘉父。
翼城谁还敢忤逆郑忽
丝毫的情绪表露也不敢啊
不过,郑忽倒是没有因为翼城世卿的更加恭顺而沾沾自喜。
反而,在杀嘉父,登上执政之位之后,对翼城世卿大加封赏,以安人心。
不管怎么说,这几家世卿现在对郑忽还是有点用的。
没必要总是恫吓他们,打一巴掌,然后再给个甜枣吃才是御人之道嘛
反正现在翼城在郑忽的各种手段齐出的情况下,已经是彻底稳了,没有人敢生出反叛之心。
主要因为还是没有了嘉父这面大旗,私底下谁也不服谁。
晋侯太小,而且还被郑忽完全控制在手,即便想见晋侯一面,还得在郑忽手下人的监视之下。
翼城残留的世卿,用一盘散沙来形容绝对不为过。
既然翼城已经稳了,晋国国内也基本统一的情况下,顺道灭了贾、杨、霍三国,好像也没什么不妥的。
三国若是不贪图郑忽手上的这支虎狼之师,郑忽还多留三国些时日。
既然他们起了贪念,留着这三国,早晚是祸患,还不如趁机灭掉,以绝后患。
郑忽向来是个高瞻远瞩的人,某些不确定的因素,他向来都会提早铲除
第三百一十六章 郑庄公的打算
就在郑忽这边准备灭掉贾、杨、霍三国的时候,郑庄公已经高高兴兴的踏上前往齐国的路上了。
郑忽灭掉曲沃的消息,他已经接到了。
郑忽现在虽然托名晋卿,实则与晋侯无异。
晋国曾经也是响当当的大国,国力不可谓不雄厚,虽然自昭侯之后,晋国内乱,损耗了不少实力,但底子还在。
现在晋国落入郑忽之手,恢复实力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已,这一点,郑庄公绝对是深信不疑。
不说别的,郑忽仅用两年时间,就把陉庭经营成为伐灭曲沃的主力,这个能耐就是在列国,也是绝无仅有
让晋国恢复实力,甚至是更进一步,对郑忽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旦晋国恢复实力,郑晋联合,那么天下还有哪个国家会是郑国的对手
至于郑国吞并晋国的事情,郑庄公现在还没准备去付诸实践。
虽说老子从儿子手中摘桃子,那是天经地义,但是现在时机还未到。
晋国不是小国,贸然把晋国吞并,引得列国震恐,诸侯连兵伐郑便立时近在眼前。
列国之间的平衡局面不是那么好打破的。
灭一些小的国家还好,各大国之间也都心照不宣,但是灭掉晋国这个曾经的汾水流域的霸主,这种极度破坏地区平衡和各大国之间实力对比的事情,一定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甚至郑国的好基友齐国,都不会支持
而今,周王室已经很难再插手列国之间的国事了,各大国之间通过相互挟制,来实现地区的相对稳定。
休说是吞并晋国这么大的事情,就是在国内多征些兵,都有可能引得列国武装干涉。
像郑忽刚开始在长葛练兵的时候,征发的青壮不就被原繁赶走了大半吗
历史上,齐国在管仲变法的时候也没敢多征兵,就是怕引得列国武装干涉,走的是选练精兵的路子。
列国可以默认郑国成为中原地区的老大,但是绝对不会允许郑国的实力超出现在大国标准的一大截。
这是列国都心照不宣的
讲道理,若非是当初蔡侯在曲阜时对郑国君臣无礼之至,齐、邾等国又出兵帮助郑国,郑国想灭掉蔡国绝对是难如登天。
就像战国时期,各国的合纵连横一样。
谁实力强,列国联合起来打谁。
一开始的合纵是燕、赵、魏、韩、楚联合起来或攻打秦国,或者攻打齐国。
之后,齐国被打趴在地之后,主要的攻击焦点就落到的秦国身上。
并不是一开始的时候,列国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
总之一句话,实力强的一定会挨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