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7(1/2)
哪还有再忍让的道理。
天予不取,自遗其咎
要知道当初武王封其弟至郇,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镇守郇国这块产盐地。
郇国这块产盐地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所以,要是安安稳稳的让郑忽占有这块地方,那和资敌有什么区别
曲沃武公已经下定决心,此次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块地给夺到手。
“然臣闻郑忽已归陉庭,且遣大军分守郇、冀、耿三地”狐突接着说道,脸上却未带有任何忧虑之色。
“哦,可有遣军定乱”虽然曲沃武公笃定郑忽不会分兵,但听到狐突如此说,还是有些疑神疑鬼。
“无之”
狐突的回答让曲沃武公放下了戒心,“郑忽诈我也,其技止于此尔”曲沃武公高兴的道。
若是真想守城,不把那些捣乱的人清理掉,这不是等着腹背受敌吗
以曲沃武公想来,郑忽怎么可能会做出如此蠢事。
所以,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郑忽知道了是他们在后面捣乱,然后故意虚晃一招,让他们不敢轻易去攻伐郇、冀、耿三地。
或者,郑忽这是故意向他们展现出此时陉庭空虚,诱使他们去攻打陉庭,然后撞个头破血流。
曲沃武公觉得郑忽也太小看他了吧,真以为他不知道陉庭的虚实
曲沃和陉庭勾搭在一块的那段时间,郑忽固然在想方设法的打探曲沃的虚实,曲沃武公何尝不是在想尽一切办法摸清陉庭的虚实。
就像郑忽现在不太清楚曲沃究竟有多少兵马一样,曲沃武公也不太清楚郑忽究竟有多少兵马。
但大致的估计还是能做到的。
曲沃武公估计,陉庭的兵马应该在三百乘左右。
守陉庭或者是和他简单的打一场,那是绰绰有余,但是分守郇、冀、耿三地,那就是捉襟见肘了。
所以,很明显,郑忽这是虚张声势。
甚至说不定已经在陉庭布下了陷阱,就等着他入坑呢
郑忽暂时不想曲沃硬碰硬,曲沃武公何尝想和陉庭硬碰硬呢
郑忽刚败天子,士气正盛,现在和他硬刚,绝对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而且郑忽也不是好惹的,这一点曲沃武公可是深有体会。
他若是准备和郑忽硬刚,就不会耍一些小手段了,直接攻打陉庭不就行了吗
一旦战胜了陉庭,郇、冀、耿三地还不是唾手可得
说到底,曲沃武公还是有些忌惮郑忽的。
因为郑忽以前的战绩太漂亮了,几乎没有打过败仗。
“万叔,兵马粮秣可曾备足”曲沃武公的目光越过狐突,投射到韩万身上。
“回禀君上,一切皆依君上之命准备充足,足以供大军所需”
“善”
韩万的回答,让曲沃武公更放心了,既然万事俱备,那么就让郑忽尝尝背弃曲沃的滋味吧
你郑忽很厉害不假,但曲沃也不是吃醋的。
曲沃武公还真想看看,郑忽悔恨的样子。
而就在曲沃武公洋洋得意的时候,陉庭又是另一番景象。
郑忽不仅没有因为即将要到来的战争而心怀忧虑,反而很高兴,高兴中还带着无比的兴奋。
因为他突然从文姜口中得到一个消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文姜怀孕了。
这意味着,他郑忽终于要有后了
从他穿越,至今已经有两年多了,还从来没有一件事能让他如此兴奋。
他真的要在这个时代扎根了。
这一切仿佛犹在梦中。
不管怎么说,这无论对郑忽还是对陉庭上下来说都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因为最让人忌讳的就是统治者无后。
具体可参见汉武帝有刘据之前。
统治者一直无后,人心是思变的,因为人总是要为自己留条后路。
就像郑忽在晋国一样,没人能保证他不会出现某些意外,一旦他出了点意外,那陉庭和天塌了有什么区别
而若是郑忽有后,那一切便都不一样了,陉庭上下有了新的效忠对象,无论到何时,总有一面能将所有人团结起来的旗帜。
第二百六十九章 窃晋之路的开始
曲沃已经出兵了
这是郑忽刚接到的消息。
曲沃虽然距陉庭较远,但距离郇地却比陉庭距离郇地都近。
跨过涑川以后,最多一个时辰就能抵达郇地。
郇、冀、耿三地共有六邑,而这六邑应该不会有什么强烈的反抗。
因为郑忽在这之前,将他原来派去三国的基层官吏全给撤了回来,即便是守城的士卒也很少是陉庭的,全是原来三国的守城士卒。
在缺少陉庭控制的情况下,这些人要是能强烈去反抗曲沃,那才真是见了鬼了
能不去直接开门迎敌,已经是邀天之幸
但即便这样,曲沃想要完全攻陷这六邑,最少也得需要两天的时间。
若每攻占一邑,便控制、安抚、道貌岸然的给民众画复国的大饼,那浪费的时间更长。
但曲沃恐怕还真得花费点时间给民众继续画大饼,或者假惺惺的寻找三国的宗室,至少也得花费些是安抚。
不然,民众还真很难买账。
说到没做到,民众很容易就会心生不满。
别忘了后来卫灵公时期,卫国国人的那句“五伐我,犹可以能战”
此时的庶人可不是那么好欺骗的。
一言不合就开干的情况不是没有
所以,郑忽估计,曲沃若想让三地基本稳定下来,三国民众没有什么过激的情绪,至少得需要个五六天的时间,用来磨合。
而且问题不止这一点,曲沃攻陷三地六邑,不说其他的,原来三国的国都至少得派一些士卒把守吧
这样一来,曲沃的军队就分散了。
而郑忽若是趁机进攻曲沃城,就是集结军队回师营救,也够这些人手忙脚乱一阵的。
没错,郑忽正是等着曲沃军队分散之后再进攻曲沃。
不敢说击败曲沃怎么怎么样,至少也该让曲沃尝尝手忙脚乱的感受。
来而不往非礼也
曲沃这样搞郑忽,郑忽当然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没有什么可说的。
“二三子以为何时出兵为宜”郑忽开始为出兵的事情征求众人的意见。
“臣以为应在三日之后”季开口向郑忽建议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这个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就是郑忽也没什么意见,这个时间点掐的是恰到好处,没什么问题。
“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