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2/2)
“唯”
赵夙见郑忽心意已决,当即领命而去。
郑忽目送着赵夙离去,转身向文姜陪嫁队伍中走去。
边走边对身边的护卫下令道:“传吾令,敢有行逃避,惊乱之事者,皆论以大辟”
“唯”护卫领命而去。
之后,郑忽没有理会文姜陪嫁队伍中众人的惊慌之色,径直的向文姜的墨车中走去。
“良人,可是抢婚”文姜不无忧虑的向郑忽问道。
外界发生的一切,她自然不可能全无知觉。
正相反,她能从外界不断传出的预警之声猜测出这次可能遇到了劲敌。
郑忽看着有些紧张的文姜,握着她的手连道了两声安心。
感受到郑忽手中的温度,文姜这才渐渐平静下来。
“愚公之事吾还未讲完,良人可还愿听”郑忽笑着对文姜道,仿佛他对遇袭之事并不担心,但左手握住的剑柄却出卖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不过,这一切文姜却没有注意到,她看着郑忽镇定而又从容的笑容,心中大定。
“固所愿尔,不敢请也”文姜展颜一笑,如花之绽放,美艳非常,看到郑忽微微一呆。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郑忽接着原来的故事讲下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郑忽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的讲,讲的他自己都有些口干舌燥了,终于有媵臣前来禀报说,前军使者请见。
“良人稍待”郑忽歉意一笑,对文姜道。
文姜点点头,示意郑忽无妨。
于是,在媵臣的引领下,郑忽缓缓离去。
出陪嫁队伍,一股血腥味迎面扑来,郑忽眉头一皱,心说“看来这次伤亡惨重啊”
“如何”郑忽问道。
“报,卑下奉令前来向主上报捷,陈旅长已率前军击破来犯之敌,捕杀无算,俘虏二十有二人,旅长已命人缚之,稍后听主上发落”
“善,前军伤亡如何”郑忽虽喜,却没忘记关心士卒的伤亡情况。
“禀主上,此事尚在计算之中,卑下未知”士卒脸上有些羞愧。
郑忽看着,感觉伤亡应该不容乐观,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他带的人虽多,但大多都是些杂牌兵,这些人能临阵不脱逃就已经是邀天之幸,对上卫军精锐,能取得胜利可以说是相当难得。
“此事皆赖二三子之力,传吾令,所有与战士卒至陉庭皆受一田,斩首一者受三田,仆隶一,斩首二者受六田,仆隶二,斩首三者受一井之地,仆隶三,战死者其父母妻子可至陉庭受田,其余处中军而护卫者亦可得田一。”郑忽对身边的扈从下令道。
“唯”扈从闻言立刻离去传达郑忽的赏赐命令。
“此事陈戎处置得当,不负所托,吾心甚慰,去罢”
“唯”士卒亦领命而去。
“世子”士卒刚离去不久,赵夙又急匆匆的率人赶来,脸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
“后军如何”郑忽问道。
“赖世子之福,后军已破来犯之敌,臣先行至此向世子报捷”
“善,伤亡可知”郑忽问道。
“暂未知也,然依臣之见,伤亡非小,望世子知之”
“汝亲历战阵,具体情形可否为我言之”郑忽道。
“自无不可”
于是,赵夙将他方才所见到的情形和郑忽细细道来。
郑忽也听的很认真。
听完之后,郑忽道:“汝今乃有大德于我,谨谢之”
“不敢”
一番叙述之后,郑忽从赵夙口中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这支人马确实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不是什么盗寇之类的。
所以,这场抢亲从一开始就是有预谋的。
没过多久,陈戎亲自将俘虏押送过来。
看着被五花大绑的,身披数创的俘虏,郑忽还未等这些反应过来,便直接开口问道:“卫公遣尔等前来吾已知之,尔等还有何言”
二十二名俘虏无人说话,不过躲闪的表情和神色却出卖了他们。
郑忽冷哼一声,向左右吩咐道:“既如此,皆以大辟论”
“带下去罢”
“唯”陈戎直接领命道。
既然已经确定是卫宣公在后面使绊子,这些人对郑忽来说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
考虑到郑国和齐国正准备和宋鲁蔡三国掰腕子,郑忽现在根本无法拿卫宣公怎么样,甚至连一点敌意都不能表露出来。
这个哑巴亏,郑忽算是吃定了。
吃了哑巴亏的郑忽,拿几个被俘虏的士卒泄愤,也是正常的。
“小人有老母,待小人养之,望世子宽恕小人之罪”就在陈戎将要带人把俘虏押下去斩首的时候,俘虏之中突然有一人哭着向郑忽求饶道。
郑忽没说话。
那人又道:“小人自知死罪,世子诚能宽恕小人,小人必将所知之事悉数相告,不敢有隐瞒”
“伯由,竖子敢尔”
“伯由,吾恨不得生食尔肉”
一群俘虏对这位叫做伯由的告密者展开了最恶毒的咒骂。
郑忽摆摆手,示意将其余的俘虏带下去斩首。
“但愿汝所知之事可护得汝周全”郑忽道。
于是,这位名叫伯由的俘虏为了能够生存下来,倒豆子般的将他所知道的情况一一讲来。
郑忽确实也从这位伯由口中得到了一个有价值的讯息。
那就是卫宣公吩咐这些人抢婚的时候,夷姜也在。
这个信息量确实有点大。
郑忽怀疑,夷姜或许在这场抢婚的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用脑子想想也知道,当初郑忽和宣姜那么坑人家,人家心里怨恨这也是很正常的。
这种怨恨化作枕边风,只需提到类似姐妹花这个关键词,就足以让卫宣公心猿意马。
“世子,小人可否离去”
就在郑忽思考之时,伯由小心的向郑忽询问道。
郑忽不耐烦的摆摆手,示意他可以滚了。
伯由这才千恩万谢的离去。
第二百三十章 小子侯的决断
五日后,郑忽一行有惊无险的经过戎狄之地,迈入晋国的国土。
至此,郑忽才算把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抢婚本就是这个时代的习俗,郑忽去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遭遇之时,郑忽还是异常恼怒。
还好没被卫宣公得逞,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