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郑王天下 > 分节阅读 73

分节阅读 73(1/2)

目录

还是真穷,平常倒没觉得什么,关键的时候就显的有些尴尬了。

比如这次,他还真不知道该拿什么当贺礼。

礼轻了吧,显得心不诚,君父得彤弓这样举国欢庆的事,拿一堆不值钱的东西,这不明摆着没有用心准备,让人笑话吗

礼重了吧,他倒是想拿,问题是真没有,奇珍异宝,长葛的府库内真是一件没有。

这也很好理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

自郑忽在长葛施政以来,从来没有搞过敲骨吸髓的事,反而不断的让利于民。

如此作法,下面的人自然不会不长眼的到处搜掘奇珍,从而恶了郑忽

倒是还有千金左右的财帛,不过,这个还得用来维持长葛的运转或者用来应急。

再说了,他老爹不缺他那点钱

所以,郑忽犯难了

加之,时间又短,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准备什么东西才能让他老爹不至于觉得郑忽并没有不把他当回事,这才是郑忽当前最需要考虑的。

“瓷器”郑忽有些犹豫。

这东西,不知道的人以为是个宝贝,但是他老爹可是知道底细的。

“这样做会不会让人感觉有些敷衍”郑忽心说。

犹豫了片刻,郑忽咬咬牙便下定了决心“就瓷器了”

“反正别人也不知道底细,给自家老爹送礼,面子上的东西一定要有,就拿瓷器来充充场面了”郑忽心想。

“况且,若是送太过贵重的东西,自己老爹可能嘴上不说,面上也会很高兴,但是心里”

郑忽可太了解自家老爹的脾气了,旁的不说,就从他在新郑时平常的饭食中就能瞧的出来,他老爹就不是一贪图享乐的主。

既然瓷器能让他老爹在朝臣中面上有光,而且耗费又少,这样的好事郑忽岂能错过

当然了,面子是有了,关键还得有里子,不然,怎么体现他的一片孝心。

他老爹又不是不知道瓷器是怎么制成的,不送点能代表心意的东西,难保他老爹不是面上开心,心里不快

所以,这个里子必须要有,而且还得能哄的他老爹开心。

“送什么好呢”郑忽有些拿不定主意。

“漆器纱衣”郑忽想到了工坊中的新产品。

“对了,兵器”

郑忽心中一动,前段时间他不是忽悠自家老爹北进收复苏子国的土地吗

算算时间,等这次吿庙之后就差不多该用兵了。

若是此时,他送上一份攻城大礼包,像什么云梯,投石机之类的兵器,肯定会让他老爹高兴不已。

瞌睡了就给送枕头,这种骚操作,别管搁在谁身上,肯定都是高兴不已。

说作就作,正欲起身,身旁的燕已经被郑忽动作惊醒。

“公子,还是妾来服侍您穿衣吧”

郑忽没有推脱,在美人的服侍下穿好裘衣,束冠绾发,整理妥当之后,燕又将外室漆案旁的火盆点燃,郑忽这才伏坐在案前,开始画云梯和投石车的图案结构。

云梯倒是没什么技术含量,至多在下面加上轮子,使之能够自由移动,这种加轮子的云梯称为云梯车。

据说为鲁班所创。

至于投石车,这个则有些尴尬,因为郑忽只懂得最原始的投石车的制作方法,就是所谓的人力抛石机。

它是运用杠杆原理,多人一同拉下杠杆的一边抛射另一边的石弹。

更高级的弹力抛石机,即所谓的床弩,弩炮,郑忽只是见过,具体的原理、制作方法和结构图,他真是不太清楚。

不过,原始点就原始点吧,总归比没有强。

有了这东西,郑国在攻打苏子国十二邑的时候绝对是如虎添翼,能减少不少伤亡,这就足够了。

时间不长,郑忽已经将结构图给画了出来,此时,天也已经大亮。

命人将结构图送往邓方那里,让正在建造宅院的木工就地取材,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之后,郑忽这才舒缓了一下紧张的心情。

实在是时间紧,任务重啊,送个贺礼,感觉比打一仗还要耗费心力。

“只此两个物什,还是有些单薄啊”

“该再搞个什么东西呢”郑忽心里嘀咕着。

“还有什么能拿出手的东西吗”郑忽在脑子里滤了一遍。

“愁啊”

搓了搓手,看着火盆里依旧烧的很旺的火光,郑忽陷入了沉思。

“不如送本书吧”

前世,作为一名写手,郑忽绝对算的上是一个爱书之人,不然,他也不可能将后世的那么多书给复写下来。

“就送本书”郑忽瞬间就作出了决定。

毕竟此时可不是后世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贫乏的年代,一部好书千金难求。

送书无疑是个极为明智的决定

或许对别人来说,书是个稀缺物,但是对郑忽来说,稀松平常而已

别的不说,就他书房里就陈列着不少中国古代各家的思想论著。

所以,对郑忽来说,书还真不稀奇

但,这也只是郑忽这么想而已,在别人看来,这无疑是份大礼。

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除了郑忽,估计整个朝中不会有一人会拿自家的书简当作贺礼。

拍马屁也没这么拍的

换句话说,郑忽送书的这个举动绝对是独一份。

“就送五千言的道德经罢”

下定了决心,郑忽便不再犹豫,急忙赶往书房,从书架上取出两大部书简,一部是道经,一部德经,装入书简袋中。

至此,郑忽终于将贺礼准备齐全。

对于前世一个从来没给上级送过礼的小白来说,挑选礼物这个事真是难为了郑忽。

还好,别管怎样,总算是将贺礼给凑齐了

接下来,准备启程吧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郑城中的变化

中午,郑忽将所有的贺礼备好,这才和高渠弥及泄驾一同回新郑。

一路无话。

至新郑,三人同去复命。

宫室中,郑庄公正在翻阅着郑忽上次献上的兵法。

这段时间,虽然不如往年经常和周边的宋、卫、蔡等国交战,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空闲下来。

反而比过去更加忙碌了。

首先,天子赐彤弓、郑忽获白鹿,这样象征郑国兴盛强大的事情得报与祖宗知晓。

其次,收复苏子国十二邑的战争马上就得进行。

虽说此时是严冬,但是郑庄公已然顾不了那么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