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2)
于是,子令知道此事应当做不得假,他本来就觉得邓荒不会在这种大事上欺骗他,刚才多问了一句,完全是因为心中太过吃惊,况且二百乘的大军不是小数,命人出城一探便知
既然事已成定局,子令现在开始关心的是,召陵入郑之后,郑人会如何处置他的外甥公子辛丑和召陵民众。
面对二百乘的大军,他压根就没想过反抗,况且盟书已签,他若反抗便是乱命
“邓大夫可知,若召陵入郑之后,郑人将如何处置我召陵众人”
邓荒自然能听出他话中的含义,他关心的不光是召陵众人,还有自己的外甥公子辛丑。
“郑世子已命我仍食采于邓,故荒想来,也应不会薄待辛丑公子和召陵民众”
邓荒脸不红气不喘的撒了个谎,本来就是,总不能说我是踩着你们召陵的尸体才保住的邓城吧
这样多遭恨啊
反正他说的谎话多了去了,欺骗子令也不是一次二次了,再多这一次也没啥
不过,为了让自己的话显得真实一点,邓荒又加了一句。
“不过,郑世子已令我留他身边听用”
说完,面色一暗,仿佛是极不情愿。
子令见状,这才稍稍安心,这才符合常理嘛,不然又让你依旧食采于原邑,又让你滞留在此,要是你哪天思念故国,突然率众叛郑,人家不亏大了。
不过虽然理解,他还有些担心入郑之后公子辛丑和召陵民众的待遇问题。
不放心的问了句“郑世子其人如何”
或许是想起了邓荒的不靠谱,子令紧随其后的加了句“邓大夫可不许巧言骗我”
邓荒讪笑一声,“子令大夫说笑了,荒何曾以虚言诈人”
子令没搭理他。
邓荒再次讪讪而笑,道:“荒虽与其相处不长,但亦知,其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为了能说服子令,邓荒专拣子令关心的说,把郑忽夸的越好,子令越安心。
子令心安了,召陵入郑了,那么邓城又重出他的怀抱了,这就是此时邓荒心中大致的活动轨迹。
子令听邓荒之言,目露疑惑的打量着邓荒,可以看出他对邓荒的话并不完全相信。
事已至此,既然已经从邓荒嘴里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那还是专心应对眼前之事吧
“邓大夫于此稍待,召陵入郑之事事关重大,令不敢擅专,须由公子同意方可”
看着子令有些意动的神色,邓荒知道,此事成了
第八十四章 收割之时9
果然,未过多久,邓荒便看到子令再次折返回来,言公子已经同意召陵入郑。
想想也是,公子辛丑不过一十岁稚子,能拿什么主意,最终真正做决定的还不是他这个召陵宰。
无论怎么说,只要事成,那他邓荒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此役,他绝对是拔得了头功,邓城应该是能保住了。
至于召陵会被如何处置,他是一点都不关心。
心中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微微舒缓。
他虽然知道召陵必定会入郑,但是其中的过程总会让人觉得漫长难熬。
“子令大夫高义,召陵所以得脱战祸者,子令大夫之功也”
邓荒自然不吝给他戴顶高帽。
子令颇为无奈的摆了摆手,示意邓荒不必多说。
若有可能,他真不愿意带领召陵入郑,这并是因为他对于蔡国的归属感有多强,他的家族本是殷商王族的支脉,祖地已失,对他而言,到哪都是漂泊,况且,他又不是家族嫡子,所以,对蔡国的感情并不深。
真正让他心怀忧虑的是,召陵入郑之后的前景难料,虽然邓荒说的好听,但是他那张嘴能信
他随公子辛丑就封召陵两年,召陵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他实在不愿看到自己的心血被毁于一旦。
还有就是公子辛丑,其母殉葬之前将辛丑托付与他,公子辛丑的母亲是家族嫡女,原本和他并没有太深的感情,他也不知为何其死前会将辛丑托付于他,但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一直是他恪守的信条。
所以,这两年来,他一直战战兢兢的辅佐辛丑治理召陵,并且时常教导公子辛丑,以不负其母之托,公子辛丑也一直对他尊奉有加,视他为母舅。
现在召陵突然入郑,他也不知究竟是福是祸
心中叹了一口气,略作沉吟。
子令开口道:“邓大夫先去通传,待我稍作准备后便去迎接大军”
“这是应有之理,不过子白那里”
邓荒尴尬的笑笑。
子令也隐约知道一点邓荒和子白私底下的小龌龊。
“我即刻召子白前来,邓大夫尽可放心离去”
“如此,荒在此就先行谢过大夫了”
邓荒再不迟疑,告辞一声,拱手离去。
子令回礼,招人让子白前来。
看着邓荒离去的身影,子令叹了口气,亦随即离去。
他需要为迎接郑军做准备。
虽然两国盟书约定召陵已经属郑,但是郑军第一次来召陵,他必须得准备好一些祭祀用品,在后土神的见证下,宣告召陵从今往后便是郑土。
而且大军前来,犒军的物资也必不可少,这些都需要他前去主持调度。
幸运的是,这算不上是投降,否则的话,他就得到城门口处肉袒请罪,请求郑国的宽恕。
像后来楚庄王率军攻郑,郑国基本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当时的郑国国君郑襄公光着膀子牵着一只小羊在新郑的城门处,向楚庄王请罪。
半个时辰之后,郑国大军缓缓开到召陵南门。
泄驾其实一直在等邓荒的消息,消息未到之前,他率领大军一直距离召陵不远的陉山北麓等着。
邓荒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依旧未动身行军,只是派先锋人马抵达召陵城下,而他依旧逗留在原地,为的就是给子令留足准备的时间。
直到方才不久,士卒传来消息,言召陵之君公子辛丑携召陵宰及一众属官已在召陵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