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郑王天下 > 分节阅读 14

分节阅读 14(2/2)

目录

郑忽也不知道管仲为什么会这么问,难道是被自己的善举给感动了,郑忽心想。

郑忽想的确实没错,刚开始管仲只是单纯因为郑忽对管老夫人的礼遇而心存感激,至于是否要效忠郑忽,在两可之间。现在突然听闻郑忽在全食邑内实行免税政策,心中虽然感到震撼,却坚定了要效忠郑忽的决心。

这并不奇怪,在这个时代,君择臣,臣亦择君,若郑忽没有显露出爱民的一面,或者没有管仲认为的明主之姿,管仲就是拍拍屁股走人,郑忽也得陪着笑脸,而且还得奉送盘缠,要不然,就真的是坏事传千里,郑忽不尊重人才的名声立马就可能传遍列国,以后就很难再有人才愿意为郑忽效力了。

像后来的战国四君子,哪一位家里的食客没有吃白食的,水至清则无鱼嘛,他们要的不过是仁而爱人的名声,只要有了这个名声早晚会有有能耐的人前来投效,燕召王的千金买马骨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还好,郑忽终究没有让管仲失望,通过这么多天的观察,管仲认为,郑忽或许还存在着一些小毛病,但是大德不亏,是可以效忠的对象,所以这才有了管仲此时的问话。

“世子既已免长葛之赋税,然岁入五千之事可有筹划,仲虽不才,亦愿效犬马之劳”说完拉着鲍叔牙跪在郑忽面前。

鲍叔牙本不欲出仕,无奈好基友管仲从昨天开始就劝自己,此刻也只能不情不愿的跪在郑忽面前,算是将君臣的名分定下。

郑忽赶紧起身,上前两步将管鲍扶起道:“能得二位之助,忽求之不得”

说完,郑忽朝二人躬身行礼,算是礼成。

此时,管仲微微一笑,鲍叔牙硬勾起嘴角,挂着一丝苦笑,管老夫人更是犹如春风拂面,欣喜异常。

而郑忽则是在内心欢呼,终于将管鲍二位大能收入囊中了,不枉自己费了这么多的心血。

其实,郑忽之所以能这么容易将管仲收入麾下,跟管仲的年轻以及早年不受尊重不无关系,若是管仲和郑忽年龄差不多的话,郑忽想这么轻轻松松的收服管仲是绝对不可能的。

就在郑忽为收服管仲欢呼之际,一匹快马哒哒的踏入新郑,守门士卒见持世子令信前来,不敢怠慢,立刻放行。

随后马蹄扬起的灰尘直指新郑宫室

庄公书房,郑庄公面无表情的看着郑忽的命人送来的策文,短短千余字的文章,竟然用了半刻钟的时间才看完。

看完之后喃喃道:“这竖子写文章的能耐倒是有长进,好一个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乍富之国者不可以长久,藏富于民者可以绵长。”

说到这里,郑庄公突然停顿一下,仿佛想起了什么似得,冷哼一声接着道:“世世勿出税赋这竖子的信心很足嘛,到时候别让人失望才是”

扔下策文,郑庄公让人传话给郑忽,说是传话,其实就一个字“可”。

对于郑忽收买人心的小动作,郑庄公心知肚明,不过他并未放在心上,他自继位至今整整有三十又三年,南征北战,带领着郑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只要有他在,任何人休想在国内翻起大的波浪,这点信心他还是有的。故而,郑忽愿意折腾就随他怎么折腾去吧,他完全就是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

他更在乎的是郑忽是否真能实现年入五千金的许诺,在他看来,在长葛这样的小地方,别说是五千金,能年入三千金,郑忽就是立了大功。

纷乱的思绪终究不过幽幽的一叹“希望这竖子能成功吧”

这也算是为父者对自家儿子的无言支持吧,郑忽再怎么说也是他儿子,即便这个儿子有些不类己,但他依旧希望郑忽能够作出一番功绩,哪怕是以一种与他截然不同的方式。

虎毒尚且不食子,郑庄公虽然是枭雄一般的人物,终究也逃不过七情六欲,就像当年他与郑忽的祖母决裂之后,没过多久便后悔了一样。

而他对郑忽兄弟四人皆有宠爱之意,也大概是他觉得当年之所以会发生他们兄弟相残之事,是因为郑忽的祖母太过偏宠共叔段,这才导致共叔段起了不臣之心。所以,他吸取了教训,四子皆爱,做着兄友弟恭的美梦。

第三十章 准备

郑忽给管仲和鲍叔牙安排了个任务,去各地大批量的收购小麦,能收多少是多少。

由于此时已经是周历的八月底,最多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晚了,冬小麦就错过了播种的时间,只能等到来年。

所以,郑忽给了管鲍半个月的时间并且告诉他们,无论能收多少,半个月之后一定要回到长葛。

管鲍二人也大致猜测出郑忽或许是想种冬小麦,心中略显疑惑。

在他们看来,要增加产出,多种粟才是正理,而且此时秋收刚过,正是休耕蓄养地力的时候,这个时候种小麦,来年种粟时,地力极有可能消耗殆尽,最终导致粟产量减少。

二人虽不解其意,却依旧带着郑忽给予的三百金领命而去。

郑忽看着二人临走时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微微一笑。

冬小麦在中国开始种植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

不过在逸周书尝麦解中有提到“维四年孟夏,王初祈祷于宗庙,乃尝麦于太祖”。

麦四月成熟,这便是周时期已经有种植冬小麦的确证。

但是在此时小麦并没有大规模的种植,小麦也只是做为一种辅粮而存在,供那些吃够了粟的贵族尝尝鲜。

不过,谁也想不到的是,在未来小麦将会统治整个北方,与南方的水稻交相辉映,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主食。

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了,在生产力落后,石磨还未被发明出来的此时,小麦蒸煮的味道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也只有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