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1/2)
之后立马就后悔了。他对祭仲说,我如果交这么多保护费的话,国库可就搬空了。
由此可见,此时郑国国库累积下来的钱财大致不过在万金左右,郑忽所说的三十万相当于郑国三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所以,当郑忽的老爹听到郑忽要用郑国三十年的财政收入去收买诸侯,脸色才会如此古怪。
见过败家的,没见过这么败家的
此时的郑庄公真想发出一句类似于鲁哀公的感叹:“吾儿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既不知喜,也不知哀”
郑忽自然不知道自家老爹在想什么,他本来想开口问,但是,看到公子吕一直给他打眼色,郑忽只能压下心中的疑惑,默然的坐在那里。
“吾儿可知,吾国岁入几何”
良久,郑忽的老爹发出这么一句疑问,郑忽意识到要出问题了。
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回答道:“不知”
“既不知矣何以言不过三十万金”
郑忽听到如此语气和措辞严厉的话,要是再听不出他老爹的不满就是傻子了。
其实,像郑忽老爹这种人,最反感的就是没摸清实际情况,便夸夸其谈之辈。
而郑忽正好触到了他的逆鳞。
郑忽知道,若是此时不做出点补救措施的话,那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就要崩塌了。
甚至还会给人留下一个“世子徒逞口舌之利,非可以托社稷之重”的印象。
“儿虽不知国家岁入几何但儿亦曾闻乡人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郑,天下之中也,四方财货之所聚,若父君许儿便利,以治儿所居之汤沐邑,儿必岁入万金为献”
听到郑忽如此不识趣的话,郑忽的老爹心中怒气更盛,刚欲开口训斥。
恰巧公子吕在此时出来打圆场“世子之才气可钦矣然万金,郑之岁入也世子国之储君也,怎可立此煌煌之言”
话到最后,颇有一副严厉训斥的模样。
郑忽的老爹见状,狠狠的瞪了公子吕一眼。
郑忽也听出了他这位叔祖的爱护之意。连忙向其投了一个感激的眼神。
毕竟把郑国一年的财政收入都告诉郑忽了。郑忽要是再听不出来,干脆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后面的措辞虽然严厉,但正因为如此,他老爹也不好再借此问题对他发难。
若是郑忽此时再给他老爹找个台阶下,这件事估计也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郑忽此时偏偏有些“不识好歹”,刻意的避开了公子吕投来的暗示眼神。
道:“儿为世子,理当为国之先,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岁致万金,提头来见”
郑忽何尝想立下这个军令状,当他知道,万金是郑国一年的财政收入的时候,心里面其实是拒绝的。但是,既然牛皮已经吹下,哭着也得吸回来
不然,在他老爹心中,他真的就是夸夸其谈,不堪大用的代名词了。
人常说,做一件坏事的恶劣影响足以令十件好事蒙尘。郑忽此时要是退缩了,他出谋划策的功劳立马就会烟消云散,反而不如在此时放手一搏。
是成是败不重要,这样总归能给他老爹留下一个勇于担当的印象。
别小看印象这个抽象概念,也许关键时刻,它就能起到大用。
不过郑忽不知道,他老爹此时是被他彻底给气乐了。
道:“吾儿有此为国之心,吾心甚慰,无须岁入万金,五千金即可”
郑忽听到他老爹这么说,心中暗松了一口气,实在是岁入一万金的压力太大了。现在降了一半,依他看来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吧
暗暗的舒了一口气,对他老爹回道:“唯”
公子吕见二人已将事情敲定,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
第十七章 影响
郑忽和他老爹就此事谈妥之后,又将在齐国发生的事向他老爹作了个简单的汇报,他老爹对此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这也让郑忽心中大定。
见诸事已定,郑忽便起身向他老爹告退,与郑忽同时起身告辞的还有公子吕。
目送着二人远去的身影,郑忽他老爹在心中冷哼一句“这竖子倒是有些担当,不过,吾倒要看看这竖子有什么能耐能岁入五千金”
说实话,郑忽他老爹对他岁入五千的许诺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的。但是,心里面却仍抱有一丝幻想。
这就像后世那些追逐明星梦的倒霉孩子的父母一样,虽然对自家孩子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梦想”嗤之以鼻,但却又隐隐的有一丝期待,期望自家孩子能成功。
这也算是望子成龙的一种的表现吧虽然希望渺茫。
而郑忽的老爹却不仅仅是望子成龙那么简单,他更多的考虑到的是若是每年能多出这一半的财政收入,那对郑国的发展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五千金即便是对于齐楚这两个国土面积比较大,人口相对较多的国家来说,都是一笔泼天大的财富,更别说对于这个郑国这个国土面积小于齐楚的国家了。
而且,对郑国来说,这五千金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若是郑忽能在其汤沐邑内每年为国家贡献五千金,那是否能将他的做法复制到其他地方呢
故此,这虽是五千金,但是它所能代表的意义却是极为重大,这对于此时处在发展瓶颈的郑国来说,真的是弥足珍贵
若是真能成功,那么可以预见郑国即将走上对外扩张的快车道。
郑忽的老爹每每想到,自己当年花费了极大的气力去攻伐许国,占领了许国之后却担心列国群起而攻,不得不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没有贪图许国土地的意思,一定会把许国的领土归还给许君时,心中就愤恨万分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耻辱。
也不想他怕过谁历史上老齐侯联合他攻打纪国的时候,他和老齐侯单枪匹马的跑到纪国,名义上是去访问,实则是为了偷袭,虽然最后被纪国人给发现,但是,由此可以看出他这个人真的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可是,他最终还是在许国的问题上作出了妥协,因为若不后退一步,郑国的宗庙社稷可能就要步许国的后尘了
而且每当他看到齐楚等国,可以毫无顾忌的灭亡周边的小国,蚕食周边的领土时,心中说不羡慕嫉妒是假的,但是奈何郑国周边太小的国家已经被蚕食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差不多都是硬骨头了。
而且,此时郑国还经常面临着宋国的骚扰,隔三差五的就得和宋国干一仗,这严重的拖慢了郑国对外扩张的步伐,毕竟以郑国现在的实力是不可能鲸吞宋国的。
若是每年有了这五千金之后,情况又不一样,他不但可以用郑忽所说的方法去贿赂各国的豪臣们,让他们对自己的侵略行为保持沉默,而且还可以贿赂宋国,花钱让宋国滚蛋,别耽误郑国的正事,大不了等以后郑国实力强大了再抢回来也就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