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2)
阳泉县城,国民军135团指挥部,大门口站着的哨兵一看到靳晓雯,立刻立正敬礼:“长官好”
靳晓雯笑道:“小柱子,你怎么有站岗啦”
“嘿嘿,张晓光回家看他妈去了,我替他”哨兵笑道。
靳晓雯摇摇头:“也就你好心,好了,回头我给你弄个大鸡腿来”
“谢谢长官”靳晓雯摆摆手,带着徐红鹰等人进了指挥部大院,徐红鹰让其他人在院子里等候,自己跟着靳晓雯来到了团部作战室,靳东来一般时候都在这里。
“报告靳晓雯奉命执行任务完毕回来报到”正在沙盘面前研究地图的靳东来转过身来,嗬,生得好一副虎威之象剑眉虎目,高鼻梁,国字脸,一副短须,虎虎生威,相貌堂堂,腰佩中正剑,这个东西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佩戴的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礼相待
“呦靳晓雯长官回来了”靳东来满脸的笑意道。
“爹”靳晓雯扑进了他的怀中,靳东来拍了她一下:“注意点影响,这不是咱们家,这是军营,还有客人呢他们是”
“嘻嘻嘻,知道了爹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徐红鹰,八路军太行山游击队的政委兼特战队队长徐队长,这就是我们家老靳我老爹”
“徐红鹰拜见长官长官好”徐红鹰热情洋溢道,两人握了握手,靳东来微笑道:“徐队长,不用客气,我们之间并不是上下级关系”
“国共合作期间,我们八路军是国民革命军的编制,理应叫您长官在我们部队叫首长听晓雯上尉说起过您,让人敬佩”
靳东来挥挥手:“往事休提惭愧呀,已经当兵几十年了,黄埔的毕业生,但现在还是个团长老喽,没几天昏头啦徐队长,请坐来人”
“团座”警卫员跑了进来:“告诉伙房,做几个好菜,我们喝点”
“是团座”
“长官,简单一些就好,吃饱就行别太破费了”
靳东来笑道:“那怎么行呢我女儿带回来的人,可都是上宾,照顾不好我这个老头子要挨批评的哈哈哈”
靳晓雯笑道:“老爹,说啥呢好像我很霸道似得”
“嘿嘿,你还不霸道呀对了,闺女呀,你把徐队长他们带来,是有什么事儿吧”
靳晓雯点点头道:“是这样的老爹,他们太行山游击队出了叛徒,导致他们整个村子和游击队被血洗,差点全军覆没被鬼子伏击,正赶上我的突击队去执行任务,就帮了他一把,可是救人救到底吧,这是您经常教育我的,人家现在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络,还带着这么多的老百姓没法安置我一想啊,都是抗战打鬼子的,不能眼看着不管吧到不如来我们这儿,和咱们一起抗战,所以就把他们带回来了老爹,您不会怪我吧”
靳东来笑道:“都是友军,怪你干嘛现在人家有难处,咱们就该帮一把等他们找到大部队了再走不辞”
嘻嘻嘻,我就知道老爹能够收留他们谢谢老爹”
徐红鹰忙到:“那就多谢长官了打扰了”
“诶,千万别客气,你们能来我这小庙,是靳某的荣幸,平时请都请不来的刘副官”
“团座”副官走过来,靳东来道:“这是我的副官刘志,平时有什么事儿可以随时找他”
“多谢长官”这时候,酒菜准备好了,靳晓雯道:“先别说了,我都咕咕叫了,赶紧吃饭吧”
“你这饿死鬼托生的好了,开饭了,徐队长,就让我这个老头子尽尽地主之谊吧我要看看八路军的游击队队长酒量怎么样和好了当我老头子是朋友,喝不好别怪我老头子不伺候你们哈哈哈”靳东来爽朗的笑道,徐红鹰也笑了:“报告长官,保证完成任务”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红色摇篮
延安,抗战时期的红色根据地,中国共产人的大后方,也是全国战略指挥中心所在地。
这里是研究战略战术,指点江山的老巢,伟大领袖毛席和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就在这里,党中央的所在地,也是抗大的所在地。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其前身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初改为此名,校址延安,是中国共党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大学。
毛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抬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由于敌后抗日斗争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抗大于1939年7月向敌后挺进,同年12月到达晋察冀,翌年2月到达晋冀豫,1943年3月返回陕北绥德,直至抗战胜利。
抗大在敌后先后创办了十二所分校,一分校在晋东南、后迁山东,二分校在晋察冀的灵寿,后返陕北并入总校,三分校在延安,曾改为军事学院扩后亦并入总校,四分校在淮北,五分校在苏北,后迁淮南,六分校在山西武乡,后并入总校,七分校在山西兴县,八分校在淮南天长县,后改新四军二师教导团,九分校在南通,后改苏中公学,十分校在鄂豫皖,太行分校在河南涉县,太岳分校在山西沁水。1945年10月迁至黑龙江省北安。不久迁往齐齐哈尔,改称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学员以部队调干为主,还招收投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知识青年,学习内容有马列主义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运工作、游击战、中国历史等。毛东、周恩来、朱德、陈云、李富春都到抗大讲课或作报告。抗战八年,抗大培养了二十万优秀军政干部,为中国共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和夺取坑日战争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