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特战红鹰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1/2)

目录

“哈哈哈想让阎老西主动抗战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阎锡山是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亲日的色彩很浓,一开始的时候还是联合八路军共同抗战的,可是后来局士发生了变化,八路军因为有了老百姓的支持,组建发展壮大,阎老西一看不好,便开始玩起了阴奉阳违,我想用不了多久,阎老西就会和日本人同流合污的”

“不能吧他有那么大胆子”徐红鹰心里话,我知道阎锡山最终的结局,你知道吗连他活了多大岁数我都知道可这事儿也不能说呀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多谢上尉同志的出手相救徐红鹰记住了后会有期”

“诶诶诶你等等,我来问你,你有什么打算吗这么多的老百姓,你打算怎样安排”靳晓雯笑道。

徐红鹰叹了口气道:“抗战的胜利靠的就是老百姓军民同心,所以老百姓必须得管”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精诚合作

靳晓雯笑道:“既然是抗战,现在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到哪里还不是一样我诚心邀请你,到我们135团来跟着我父亲靳东来一起打鬼子”

“这”徐红鹰很犹豫,他是个共产人,而且了解国民党的彻头彻尾,很不情愿和国民党合作,但是眼下自己带着这么多的老百姓,始终不是个办法呀

靳晓雯察言观色,微微一笑道:“我知道你们八路军对我们国军始终存在者芥蒂,因为老蒋的不积极抗战,可是你要知道,还有像少帅张学良那样的抗战将领支持国共合作抗战了管他什么党,只要真心抗战不就得了你说呢”

徐红鹰内心很是波动,靳晓雯说的很实在,国共合作是八路军的大方针,要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他也应该和他们合作:“那好吧,不过这些老百姓”他看了看乡亲们,受伤的受伤,挨饿的挨饿,脸上都没什么光彩了

“嗨这还不好办吗我们135团的驻地就在阳泉,把老百姓安置在阳泉还是不成问题的等到什么时候想回家乡,就回去呗你就可以带着你的部队暂时驻扎在我们135团团部就行了呀”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我们这么多人在你们团部吃喝拉撒的”

靳晓雯笑道:“这更不是问题了虽然我爹只是个团长,但是他这个团可是直属独立团不归地方管,直接归国民政府调度所以嘛,我们135团还是很有家底的老蒋也得念及我爹和中山先生的关系嘛”

“哈哈,那倒是,那就麻烦你们了在没有找到大部队之前,我们就暂时打扰了”

“嗨别说那没用的都是抗战的友军,谁求不到谁呀没准老兄你哪天发达了,我们团遇难了,还的求你们大力相助也不一定呢”

“那没问题无论到任何时候,中国人必须帮助中国人不管你是那个党派的只要你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你们不是汉奸走狗,就必须得帮这个忙”

“好,徐队长,这话我可是记住了,回头可别不认帐啊咯咯咯”靳晓雯开怀的笑道。

“哪能呢行了,时间不早了,我们该上路了对了,到阳泉还有多远”

“嗯,我们现在的位置是是石家庄镇,距离阳泉嘛,应该还要走几十公里吧”

徐红鹰命令部队立刻整装待发,不一会,部队编排好了队列,靳晓雯点点头,不愧是特战指挥员,有速度于是他们继续赶路,走了一天终于到达了阳泉城。

“诶呀妈呀,终于到了真是又饿又累呀”王振阳道,二宝笑道:“马上就要进城了,真想好好的睡一觉吃顿好的”

徐红鹰笑说道偶啊:“瞧你们俩那副嘴脸够十五个人看半个月的了等等吧,马上就能有吃的了”可也是,这一天一夜都没有吃东西了,谁能不饿呀徐红鹰也饿,他不是神仙,不过他能够挺得住罢了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初见靳东来

靳晓雯笑道:“到了军营,我让你们先可劲造个够好不一定,绝对管饱”

“哈哈哈”战士们都笑了。王振阳和二宝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阳泉市位于中国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脉西侧,是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山西省第三大城市。阳泉市北接定襄、五台两县,东临河北平山、井陉,南连昔阳,西俟寿阳、阳曲县,人称“三晋妥增”,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称“晋东雄绕”。阳泉是山西东部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市内桃河横贯,境内山川叠翠,矿藏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无烟煤产地。阳泉也是中国重要的矿产集中区,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素有“煤铁之乡”之誉。

昔日阳泉市区有泉五处,常年涌漾,故称漾泉,后演绎为阳泉。

据20世纪50年代从平定西北枣烟、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便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唐虞夏商时,今阳泉市境相传为古冀州之地。春秋时,今盂县地有仇犹国。周贞定王十二年前457年,晋卿智伯灭仇犹;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市境属赵。

早在春秋末期,赵简子为适应军事争雄的需要,在今市区修筑“平坦城”,屯集粮草,驻兵把守,为重要的军事要塞。

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渊曾在此设州,管辖寿阳、盂县、石艾、乐平等县,是古阳泉历史上第一次升为州级建制。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此设置平定军,发兵太原。

秦属太原郡。西汉初,于市境置上艾县,县治在今平定县新城村,属并州太原郡。东汉,上艾县属冀州常山国。三国时,南北分属魏并州乐平郡、新兴郡。

西晋沿用曹魏旧制。东晋十六国时,历属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燕、北魏等国。北魏时南北分属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和肆州新兴郡定襄县。后全境属东魏和北齐。隋时于今娘子关置苇泽县,属井州,后废;于今盂县境置原仇县后改称盂县,与石艾县同属辽州。

唐初,市境属受州,后受州废,石艾、盂县先后属并州、太原府;天宝元年742年,石艾更名广阳,徙县治于广阳村。五代历属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县治迁回平定上城,隶平定军;盂县属并州;之后,平定县、盂县同属河东路。

金升平定州、盂州,属河东路、河东北路。元属冀宁路。明,盂州降为县,与平定州同属山西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为直隶州,增领盂县、寿阳县,属山西省。民国初为平定县和盂县,属山西冀宁道,后直辖山西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