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5(2/2)
他们推举冯涛,以冯涛为首,搅动整个诗坛,想推翻钱浩的“统治”。
冯涛不是蛮干,有自己的计划。
他先让众人拉拢熟识之人,即使不站在他们这边,也不能为钱浩摇旗呐喊。
其次,他挑拨那些不甘“臣服”的人,鼓动他们各立山头,破灭钱浩的计划。
最后,他更是上访某些部门,拜访某些人物。
可惜的很啊
他不是没有心智,相反,他的心智情商都很高。奈何一开始,他就小瞧钱浩,让钱浩完成布局。
譬如诗坛中底层,在钱浩诗词以及词话与格律的影响之下,早就已经认同钱浩诗坛领袖的身份。
如此,冯涛便没有了群众基础。
除此之外,钱浩的名单也很讲究,剔除的都是私德不好的。而像寒江,尽管和他不对付,但私德无亏,他也就没有因私废公。
这样公私分明,大家都很信服。换句话说,冯涛的拉拢计划破产了。
毕竟,他拉拢寒江都没成功,更何况其他人呢
至于冯涛拜访的人,这是钱浩最担心的,毕竟盛世文坛领袖都少不了官方支持。可是,他最担心的,居然最轻描淡写的揭过去。
那种平静,就好像他在体制内也有人。
就因为这情况,诗坛隐隐不服者,一下子不再发牢骚了。
冯涛等人的反击,很快就被镇压。倒不是钱浩刻意为之,而是在诗坛新秀们的支持下,将其顺带镇压了。
这些新秀,起初还有不服钱浩的。但随着钱浩作品的出现,他们就彻底心悦诚服了。
那些好作品,他们哪里还会不服
这个时候,钱浩已经在徽州,眼看整治初步完成,便准备放一放。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钱浩也知道,自己逼的太紧,肯定会物极必反。比如现在,他才初步整合诗坛,假如继续深入整合,肯定会引起哗变。
就像隋炀帝,本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结果“工作”太努力,把整个国家弄没了。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他觉得可以放一放,冯涛等人却不愿意罢休。倒也是了,他们已经身败名裂,哪里还有什么顾忌
他们心里仇恨,宁愿玉石俱焚,也不愿黯然退场。
就像纣王,宁肯举火自焚,也不愿见辱于武王。两者性质不同,但决绝类似。
冯涛便是这么做的,主动联系吴学光,信誓旦旦的说:
“吴主席,钱浩如草莽英雄,岂服王化诗坛、武侠、青春文学如诸侯,已被他侵吞,焉知下一个不是文坛”
吴学光早有这担忧,冯涛一点破,他立刻就惊觉。
钱浩的举措看似凌乱,可仔细一想,似乎真的蕴含计划。除此之外,钱浩这人对文坛也不感冒,去年就和文坛骂过一阵。
纳兰轩诺与文坛的恩怨,不就和那家伙有关
想起过往种种,吴学光也不由脸色微沉,心里产生一丝焦急。
如果是以前,哪怕钱浩成了网文之王,他也是一点也不在意的。可现在,想到钱浩的身份,他的心里就一阵烦躁。
“我知道了,冯涛,这事你应该向刁主席反应。”
尽管有些担忧,但他没有当出头鸟,反倒隐晦示意冯涛找燕京作协主席,也就是刁仁刁主席。
枪打出头鸟,他不傻,才不会被人当枪使。
当然,钱浩他还是会对付的。在他看来,他和钱浩没有和解的可能,又怎么可能任钱浩壮大
只是这种事,他怎么能不拖人下水
冯涛隐约猜到吴学光的心思,很有些愤愤不平。想他是会长的时候,虽然没有对方风光,可起码还是平位相交。
可现在
越想越气,他索性不再多想,甚至都有种遁出江湖的冲动。但想到钱浩,他还是压下情绪,再次联系刁仁。
很遗憾,刁仁也是推脱,叫他找徽州作协主席
这些家伙推来推去,恐怕没有想到对付钱浩的时机,就这样永远的失去了。以后真正惊醒,已经是回天无力了。
这些人错失良机,冯涛却没有。他找不到人,气愤不已,索性自己单独对付钱浩。
也不是什么妙招,不过借助舆论罢了。
钱浩得知这个消息,洒然一笑,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就凭这些人,还想动摇他的地位,真是痴心妄想。
冯涛等人确实没掀起什么风浪,即使吴学光发话支援,也很快湮灭众人。
就连回应,钱浩都没有。
钱浩虽然没有回应,但还是再次出招,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诗坛地位。
这次的招数,那可就有点厉害了,堪称诗坛盛事。用诗人们的话,那就是可以载入史册。
往日也有诗会,可惜号召人威望有限,反应平平。这次不同,钱浩号召,可谓轰动一时。
不仅轰动了诗坛,也轰动了其他圈子,在网上居然都火起来。
莫说别人,就是钱浩自己都没想到。他看到网上纷杂的议论,不禁愕然,诗词什么时候有这影响力
诗词还没有,但是他自己却有。
第349章盛会
诗会有请帖,帖子简洁而不失华丽,令人耳目一新。
尤其是帖子外观,不是俗气的黄龙红凤,而是几竿水墨翠竹,看起来清新自然。
打开帖子,飘逸的毛笔字,写着邀请人的姓名,以及几句礼貌性的话。
看到这样的帖子,楚仁忍不住一笑,偏头对楚瑶说:“这小子真能闹腾,才给诗坛一棒子,又来了个甜枣。”
诗会,留名青史的事,不是甜枣是什么
对于文人来说,尤其是诗人,大多都有留名青史的渴望。而以他们的才能,大多都无法留名。
可是,如果有盛大的诗会,那么一定有诗集,他们就能趁机留下名字了。
除此之外,即使不考虑身后名,他们也能赚取眼前利。
又或者一些其他理由,如一些人,想开开眼界;如另一些人,想趁机学些东西。
因为这种种原因,诗人们纷纷出动。一时间风起云涌,大有大唐遗风之象。
本来吧,即使火爆,也不过诗坛的事。
可纳兰轩诺接到请帖,发条微博,就把这事捅出来。之后,又有孙贤等人参与,顿时使这事更加火。
李豹等人垂涎不已,居然也纷纷起哄,说要参加这等盛事。
由他们带头,居然引动网文圈,使得许多人都表示要来。不仅如此,武侠圈子也是,甚至比网文圈还热衷。
楚客和宗圣,居然也表示参加。
钱浩知道这情况,略一犹豫,便拍板了此事。不过,为了服众,他还是让盛世掏钱办诗会。
盛世花钱,网文作者参加,诗人们还能说什么
至于武侠圈,他倒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