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才不是大文豪 > 分节阅读 166

分节阅读 166(1/2)

目录

心,因为这圈子有一批人就是诗人。而诗坛也有不少人,主要是年轻人,喜欢武侠小说。

钱浩拍板,这件事自然定下来。

而在八月初,诗人们开始动身,纷纷便五湖四海赶往会稽。

会稽山阴之兰亭,也就是这次诗会的地点。

诗会必有诗集,诗集必有诗序,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又如滕王阁序。以钱浩的身份,这次的诗序肯定是他写,所以――

他就选了兰亭,因为这里有一篇序,恰恰这个世界没有。

兰亭位于绍兴西南14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

简而言之,风景如画。

这一天,钱浩早早来到兰亭,站在路口迎接陆续而来的人。

楚仁、王习等国学大家;钱寅、乐知山等老一辈;纳兰轩诺、孙贤等年轻一代

人数众多,引得远近游人侧目。

还好今天没什么游人,而他也打过招呼,否则还不得被当成猴子围观。

这次诗会不仅规格,而且还特别正式,完全按照古人的方式。有人可能觉得这太因循守旧,太束缚人了。

殊不知,古人也很潇洒,尤其是魏晋时人。

按他们的方式,不仅不束缚,反倒很悠闲自在。洗去一身尘,云水俱在心。

尽管是盛夏,但兰亭树木森森,碧水环绕,浓荫蔽日,根本感觉不到热。

相反,这里一片清凉,连心都跟着平静。

群贤毕至,相与游戏。

老者投壶饮酒,大谈青史;少年曲水流觞,吟诗作对。

如此之场景,恍惚间,真仿佛魏晋再现。

众人游戏,钱浩也没闲着,与楚仁、钱寅等人坐在亭中,一边饮酒,一边闲谈,真真是快活一世。

酒酣处,王习拉住钱浩衣袖,大叫:“钱小子,快快作诗。”

其他人闻声而动,居然回头看向亭中,纷纷跟着起哄。

纳兰轩诺,站在近水石块上,回头笑道:“钱师必须作诗,否则这兰亭诗会又有什么意思。”

曲岸边,诸葛成风接住飘来的一杯酒,遥敬钱浩:“钱师,酒已备好,就等你的诗下酒了。”

兰亭中,王习听得众人言语,抚掌大笑:

“哈哈,钱小子还不作诗。”

楚仁倒好酒,一人一杯,接着便微笑的看着钱浩。

那表情,仿佛在说:有酒有酒,诗何不来

有酒,诗怎么还不来

远近诗人全都围观,或鼓掌,或叫嚷,皆是催促钱浩作诗。

“钱师,何不剧饮三杯,吟诗一首”

钱浩起先尚苦笑,闻得众人催促,苦笑变成了深邃的笑容。

而他的胸腔里,一颗心脏跳动,竟然忍不住想高吟一曲。

不,长啸一首诗。

远处树荫下,一群网文作者,有男有女,看到这一幕全都兴奋不已。

“哈哈,浩哥又要装叉了。”

李豹囫囵吞枣的吃下烤鸭,颇为眉飞色舞的说,仿佛万众瞩目的是自己一样。

华车不语,一脸兴奋,掏出手机就开始录像。

这厮好算计,居然早就计划好了。

另一处树荫,一群武侠作者聚集,也在兴奋的期待着。

钱浩瞥一眼,看到这么多人期待,当即胸口一热,竟然忍不住想高吟出来。

还好,他先忍住了。

他没同意,也没拒绝,直接拎起一坛酒,咕咙咕咙先喝了一大口。喝罢,他拎着酒坛走两步,昂首欲吟。

可这是,路口传来喧哗声,一下子打破营造好的氛围。

钱浩有些恼怒,其他人也是,都有不少人抱怨那些喧哗的人。可待那些人出现,抱怨声一下就消失了。

钱浩觉得奇怪,回头看去,顿时哭笑不得。

这来的不是别人,居然是一群明星,而且钱浩还都认识。有花铃铛,有王镜,还有周星星

不算少,除了他认识的,还有一群他不认识的。

这些人,怎么来了

钱浩眉头一皱,正要上前询问,可路口又传来喧哗声。

怎么回事,还有人来了

钱浩更加不快,一个诗会,怎么这么多不相关的人来

不过,这次来人一出现,不等他起身询问,钱寅就兴奋的站起来。

“哈哈,你们怎么来了”

听到钱寅的话,钱浩更加迷糊。这些人都是谁,莫非也是诗人,怎么钱寅如此高兴

虽然疑惑,但他也不着急。来都来了,还怕不知道身份

倒是王镜等人过来,让他更觉得疑惑。

第350章顾盼自雄

崇山峻岭之间,茂林修竹之内,兰亭隐现,清流曲折激湍,使人恍惚置身桃源仙境。

在这桃源中,诸多文人遍布兰亭周围。或在岸边,俯察游鱼;或在石上,仰观飞鸟。

一时悠悠,仿佛魏晋。

倒是兰亭中,热闹非凡,众人寒暄谈笑。

钱寅指着钱浩,对那些来人介绍道:“这是中华诗词协会会长,亦是诗坛执牛耳者也。”

那些人有老有少,统共不过十来,但都各有气质。老者多淡然,少者多傲然,似是不凡。

钱浩不知道这些人,矜持一笑,问:“兰亭诗会,诸位莫非也是道中人”

言外之意,如果不是就请离开。

这不是钱浩心胸狭隘,这些人与李豹等人不同。李豹他们来是事前商量的,又有盛世赞助打底,而这些人呢

十来个人还没说话,钱寅先颇为高兴的说:“会长,这些都是国外长者。这是杜尚先生,这是白梅女士,皆是当世名家。”

钱寅声音才落,一个女士走出来,微笑着朝众人致意。

这人当真如其名,如梅一般孤傲。钱寅说罢,她便对其点点头,接着就没有回钱浩的话。

看到这一幕,钱浩不觉眯眼。

他也没有多说,淡淡一笑,便转而看向王镜,戏谑道:“老王,你来干什么,别告诉我你也喜欢诗词。”

“咳,当然不是。”王镜略尴尬,搓手笑道。

白梅一行人,一个青年,忽而嘀咕道:“不是还来,看来这兰亭诗会也不过如此。”

“嗯嗯,那边两群人也不是,我刚才听到他们谈话了。”另一个女生紧跟着说。

二人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静谧的亭中,还是很刺耳。

其他人,如纳兰轩诺、孙贤,都听的脸色一沉。莫说他们,就是王习也是,眼中闪烁不快之色。

“这些人向来看不起国内诗坛,今天怎么来了”

钱浩脸色不变,不怒也不看那些人,仍旧戏谑的看着王镜。好像那二人的话,他没有听到一样。

王镜先是脸色一变,但看钱浩面不改色,又露出懒散的表情。

“这不是你写的歌,他们都练好了嘛,又闲着没事就来助助兴,也好让你指点一下。”

这话没错,他的目的就是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