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调研的艺术(1/2)
县政府常务会议将“清源优品”构想纳入正式议程并成立专班,暂时平息了台面下的议论,但江辰深知,真正的共识远未形成,尤其是来自班子内部和具体执行部门的疑虑,需要更细致的工作去化解。他决定将下一步的重心放在更深入、更聚焦的实地调研上,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同时这也是一个统一思想、发现细节问题的过程。
专班成立的第二天,江辰没有选择在会议室里听汇报,而是带着专班核心成员——分管农业的刘副县长、农业局局长、市场监管局局长,以及两名业务骨干,轻车简从,再次下乡。这次的目标非常明确:聚焦有特色农产品潜力的乡镇,与乡镇干部、合作社带头人、农户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实地验证“清源优品”模式的可行性和可能面临的具体障碍。
第一站,他们来到了以出产高山云雾茶闻名的翠峰镇。镇领导汇报时,充满自豪地介绍了茶叶的品质和历史,但也坦言品牌影响力仅限于周边县市,价格上不去,茶农增收有限。最大的合作社负责人老周,一位皮肤黝黑、双手粗糙的中年汉子,面对县长和这么多局长,开始有些拘谨,但在江辰鼓励下打开了话匣子。
“江县长,咱们的茶,品质绝对不输那些名茶!”老周语气激动,“可咱没名号啊!包装也土气,只能当原料茶便宜卖给外面的茶商,他们贴个牌子,价格就能翻几番!我们也想自己搞品牌,可一没资金打广告,二没稳定的高端销售渠道,心里没底啊!”
江辰认真听着,问道:“如果县里牵头,统一打造一个‘清源云雾茶’的品牌,制定严格的标准,统一包装设计,并想办法对接大城市的茶叶市场和电商平台,你们愿意按标准生产,并共享品牌带来的溢价吗?”
老周眼睛一亮:“那当然愿意!只要真能帮我们把茶卖上好价钱,我们肯定按规矩来!就怕……”他欲言又止。
“怕什么?直说无妨。”江辰鼓励道。
“就怕雷声大,雨点小。以前上面也来过人,说搞品牌,最后搞个标签发下来就没了下文。要么就是标准变来变去,或者销售渠道迟迟打不开,我们白投入。”老周说出了实实在在的担忧。
一旁的刘副县长和农业局长脸色有些微妙。江辰点点头,没有回避:“老周说的很实在,这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品牌不是贴个标签,是一整套从生产到销售的标准、服务和信誉体系。这次县里下决心要扎实做,成立专班,就是要把这些环节一个一个打通,落到实处。我们需要你们合作社带头,严格按照新标准来,成为标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