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 > 第95章 浪成于微澜之间

第95章 浪成于微澜之间(1/2)

目录

“清源优品”区域公用品牌与平台公司的构想,在县政府内部的小范围研讨中激起了波澜,也引来了更多审视的目光。江辰深知,一个尚在雏形的思路,要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最终落地生根,需要经过严谨的论证和广泛的共识凝聚。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策略。

他指示农业局牵头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加快了调研节奏。工作组不仅深入梳理本县特色农产品家底,还由副县长带队,远赴外省几个成功打造了区域公用品牌的县市考察学习。同时,江辰自己也并未局限于农业领域,他开始了对全县工业、服务业更广泛的调研,力求对清源县的经济社会全貌有一个立体、全面的把握。

他走访了县经开区几家规模以上的纺织、食品加工企业。与企业家座谈时,他敏锐地发现,这些企业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环保要求提高、成本持续上涨、市场竞争激烈。他们渴望新技术、新设备,但对投入风险和人才引进充满忧虑。一位从事服装加工的企业家坦言:“江县长,我们不是不想升级,是怕投入巨资换了设备,市场却没起来,船大难掉头啊。”

这些走访,让江辰意识到,清源县的产业困境是系统性的,农业的难题与工业的瓶颈相互关联。或许,“清源优品”的思路,不仅可以应用于农产品,其内核——整合资源、提升标准、共拓市场——同样对部分特色轻工业有启发意义。一个“农工互动、融合发展”的模糊图景在他脑中渐渐浮现。

就在他沉浸于调研与思考时,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悄然临近。

这天上午,江辰正在审阅农业局报送的关于特色农产品资源详情的初步报告,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王主任脸色有些凝重地走了进来。

“县长,有件事需要向您汇报一下。”王主任压低了些声音,“最近县里有些……议论,主要是关于您提出的那个‘清源优品’和平台公司的想法。”

江辰放下笔,神色平静:“哦?具体什么议论?”

王主任斟酌着措辞:“有些同志觉得,这个想法听起来很好,但担心步子迈得有点大,怕不符合清源县的实际。主要是几点:一是觉得整合资源难度太大,各乡镇、各合作社利益诉求不同,协调起来恐怕费时费力;二是担心平台公司搞不好会成为新的‘衙门’,增加企业负担;三是……嗯,也有些议论,说您刚从市里下来,可能不太了解基层的复杂性,想法有些……有些理想化。”

王主任的话说得很委婉,但江辰听明白了。这既是善意的提醒,也反映了部分干部真实的观望甚至疑虑心态。这种阻力在他的预料之中,任何触及既有工作模式和利益格局的改革,都会伴随质疑之声。

他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悦,反而笑了笑:“有议论是正常的,说明大家在思考。怕的不是有不同意见,而是没有意见、一潭死水。王主任,谢谢你的提醒。”

他略一沉吟,继续说道:“这样,你安排一下,近期召开一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将‘研究培育特色农业品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作为一个议题。请农业局把调研情况和初步构想做一个系统汇报,也请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局等部门都准备意见。我们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充分讨论,畅所欲言。”

他要用正式的组织程序,来面对和处理这些“议论”,将非正式的质疑转化为正式的决策讨论,用集体的智慧来完善方案、凝聚共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