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格局初定(2/2)
“江辰啊,考察组对你的评价很高。年轻,有思路,有闯劲,又能沉下心来研究问题,很难得。”张主任缓缓说道,“管委会的班子配备,市委非常重视。对于几个关键岗位的人选,特别是区域协同发展局和制度创新局,需要既有宏观视野,又熟悉基层情况,还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江辰身上:“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有一个初步意向,想听听你个人的想法。考虑让你担任区域协同发展局的局长,负责协调落实最核心的协同任务。当然,这只是初步意向,最终还要等市委常委会决定。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挑起这个担子?”
尽管有所预感,但当这个重量级的任命意向真的摆在面前时,江辰的心跳还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半拍。区域协同发展局,可以说是示范区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是矛盾最集中、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局长是副处级实职,对于他这样一个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干部来说,这无疑是破格的重用,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期望。
他迅速平复了一下心绪,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谨慎地问道:“张主任,感谢组织的信任。这个岗位责任重大,我担心自己经验不足,影响工作大局。不知道组织上对区域协同局班子的其他成员,特别是副局长的人选,有什么考虑?”
他没有急于表达信心,而是先关注团队搭配,这体现了他超出年龄的沉稳和对工作实际的深刻理解。协同工作千头万绪,绝非一人之力可为,需要强有力的团队支撑。
张主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说道:“这个你放心。组织上会统筹考虑,配备经验丰富的同志协助你。比如,可能从天湖或经开区交流一位熟悉基层情况的副区长过来担任副局长,再配上一两个业务骨干。重要的是,需要一个有思路、有冲劲、能打破常规的人来掌总。你觉得,当前协同工作面临最紧迫的挑战是什么?”
这既是在考察江辰的思路,也是在为他接下来的工作指点方向。江辰略一思索,答道:“我认为最紧迫的,是尽快将《管理条例》和《若干措施》从文本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流程。特别是‘飞地经济’的项目评估、利益分享核算、争议协调等机制,需要尽快细化落地。否则,各区和企业还是会观望。同时,要启动第一批协同项目的遴选和重点推动,用实际案例来树立标杆,凝聚共识。”
张主任点了点头:“思路很清晰。先立规矩,再推项目,标本兼治。好吧,你的想法我知道了。先回去安心工作,最终结果出来前,不要外传。记住,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守心前行’这四个字都不能忘。”
“是,张主任,我明白。”江辰郑重应道。
走出张主任的办公室,江辰深深吸了一口气。窗外,暮色渐浓,市政府大院华灯初上。他知道,如果任命通过,他将真正站到示范区改革发展的第一线,直面三个区之间复杂的利益博弈,协调市级各部门的不同诉求,推动那些精心设计的政策蓝图在现实的土壤中扎根生长。这不再是幕后的谋划,而是台前的担当。
压力前所未有,但一股迎接挑战的兴奋感也在他心中涌动。这片名为“示范区”的试验田,正等待着他和同事们去耕耘、去收获。权力的格局初步划定,而属于江辰的真正的“仕途”征程,或许才刚刚拉开最具分量的序幕。他回到自己的工位,摊开笔记本,开始梳理区域协同发展局下一步需要优先开展的工作清单。行动,是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