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世家囚 > 第66章 利刀

第66章 利刀(1/2)

目录

翌日,太极殿,晨钟初响。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相较于昨日的庆功宴,更多了几分朝堂固有的肃穆与紧张。

果然,议题很快便引向了北疆精锐的驻防问题。五兵尚书李岩再次出列,恳请陛下尽快下旨,明确邙山驻防的各项细则,并拨付相应粮草军械,以安军心。

李岩的话音方落,可武安王萧煜即刻出班反驳,他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力:“陛下,李尚书所奏虽是常理,然邙山毗邻京畿,大军驻扎,所需钱粮浩大,仓促之间恐难筹措。且新军初至,水土不服,操练磨合尚需时日。臣以为,当应诏令度支尚书、驾部郎中等详加核议,拟定万全之策,再行拨付,方为稳妥。”

此言看似老成持重,实则意在拖延,欲以繁琐程序扼住这支军队的命脉。

端木珩面色沉静,大步出列,拱手道:“陛下,王爷所虑固然周全。然北疆将士久经沙场,非寻常新军可比,适应之能远超预估。且边防之重,在于迅捷。如今北狄虽败,其残部犹存,拓跋宏更是狼子野心,未尝不想伺机报复。若因粮草军械迟迟不至,致使军心浮动,防务松懈,给蛮族可乘之机,则后果不堪设想!届时,恐非慢待功臣之议,而是危及社稷之过!”他话语铿锵,直指要害。

萧煜眼底寒光一闪,冷笑道:“端木将军此言,莫非是信不过朝廷度支曹与驾部的办事能力?还是觉得,离了你端木将军的亲自督促,这朝廷的度支、兵马调度,便无法运转了?” 此话诛心,意在将端木珩置于藐视朝廷规制的位置。

端木珩目光如炬,毫无惧色:“末将不敢!末将只信事实!北疆八年,末将深知兵贵神速,亦深知延误战机之痛!此刻每拖延一日,邙山防务便多一分隐患!末将恳请陛下,特事特办,优先拨付,以固国本!”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龙椅上的少年皇帝默默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扶手,最终缓缓开口,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命度支曹、驾部加紧核算,但五日内必须拨付首批急需粮草,确保邙山驻军无虞,后续再补足细则。

此议虽未完全满足端木珩的急切,但也打破了萧煜试图无限期拖延的图谋。

散朝之后,百官鱼贯而出。

端木珩正欲快步离开这是非之地,萧煜却慢悠悠地从后赶上,与他并肩而行,脸上挂着那令人厌恶的虚伪笑意。

“端木将军今日真是好口才,句句不离社稷安危,佩服,佩服。”萧煜语带嘲讽,随即话锋一转,状似随意地道,“哦,对了,说起来,将军离京八载,或许还不知道。你那一位……大舅哥,上官玄,在陇西任上政绩斐然,陛下圣心欣慰,已下旨召其回京述职。算算日子,怕是……不日就要抵达洛阳了。届时,你们郎舅二人,也好团聚团聚,呵呵。”

他刻意放缓了语调,每一个字都像是浸满了毒汁,说完,也不看端木珩瞬间凝滞的表情哈哈笑了两声,便扬长而去,留下端木珩独自站在原地,面色阴沉得可怕。

散朝的钟声余韵未绝,百官们心思各异地沿着汉白玉阶徐徐而下。端木珩面色沉凝,萧煜方才那看似随意抛出的消息,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上官玄此时回京,绝非偶然!

他正欲快步穿过宫门,却被一名身着内侍服饰、面容清秀的小黄门悄然拦下。那小黄门低眉顺眼,声音细若蚊蚋,却清晰无比:“端木将军,陛下口谕,请将军移步西苑凌云阁,陛下有要事相询。”

端木珩脚步一顿,眼底闪过一丝诧异。陛下刚在朝堂上做了裁决,此刻私下召见,所为何事?他面上不动声色,微微颔首:“有劳公公带路。”

西苑凌云阁地势颇高,可俯瞰部分宫禁,环境清幽,鲜有人至。少年皇帝并未身着龙袍,只穿了一身玄色常服,负手立于窗前,望着楼下庭院中的几株寒梅,背影竟与他的父皇有几分相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