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你敢打我?你会后悔的!”(1/2)
贾瑛心中对林家的轻视深感忧虑,认为林如海一家孤门独户,恐怕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会受到冷落。
他提出要让迎春搬出贾府,腾出空院给林黛玉居住,甚至愿意将府上闲置的府邸提供给她。
这样的提议让林黛玉意识到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她心中愤愤不平,感到委屈至极。
贾母的年迈精明让一切都被看得很清楚,虽然贾母仍选择大事化小来处理问题,但她私下询问了鸳鸯的建议。
鸳鸯认为贾瑛关心家人,让姐妹们搬到他的府上居住是个好的策略。
贾母觉得鸳鸯的建议很聪明,贾瑛是个护短的人,因此她决定通知各房姑娘多去隔壁府上走动。
“你随时可以搬过来。”
无需再向我请示。”
伯府新宅已准备就绪,今日便正式分家,即刻从荣国府迁出。
此次分家之速度,估计在京城也是名列前茅。
由于贾瑛的决策,贾迎春与林黛玉亦一同搬至此处,随行还带着各自的嬷嬷和丫鬟。
看到两个小姑娘忙碌的身影,特别是林黛玉身边的丫鬟年纪参差不齐,贾瑛遂催促平儿:“明日多买些小厮和丫鬟。
若事务繁忙,可找探春协助。
她年纪虽小,却能干。”
林黛玉对贾瑛和王熙凤连声道谢。
回到正院,王熙凤微皱眉头,对贾母对林黛玉的算计表示不满,认为她是看中林黛玉的家世和美貌,企图撮合她与贾宝玉。
贾瑛对此表示认同,并提到林黛玉之父林如海的身份及巡盐御史的肥差,引起贾母垂涎。
最后贾瑛提醒众人:“陛下赐敕造伯府,意在让我与贾府划清界限。
今日当众教训贾赦,也是让宫中太监明白。
太上皇日渐衰老,贾府若再不改变守旧思维便是自寻死路。
日后需减少与娘家交往。”
王熙凤听后表示理解并默许。
对于贾瑛的慷慨解囊,王熙凤虽心生不满认为我们像开银铺的,但贾瑛却不在意地表示这只是小钱而已。
贾瑛的妻子王熙凤得知他手上有五十万两银子,震惊之余,贾瑛解释这些钱来自战场上的缴获,但来源不正,需小心使用。
王熙凤虽爱财,但也知道持家之不易,尤其在贾府经济紧张、需维持内外体面的情况下。
她甚至把自己的嫁妆和私钱都用于补贴家用。
贾瑛告诉她贾府不缺钱,因为他们无需再理会东府的贾珍等人提议的放印子钱赚钱的提议。
贾珍母亲出身王家,两家常有往来。
但贾瑛得知宁荣二府通过放印子钱赚取利息后非常担忧,尽管这背后的运作复杂涉及多个家族成员,王夫人、贾珍等人已经有数年这样的做法了。
提到王熙凤帮招兵买马的家财被众人所知后,有人撺掇她参与放印子钱,但王熙凤和贾瑛一样反对这种赚钱方式。
贾珍与王夫人打算幕后操纵事务,并交给王熙凤处理。
然而王熙凤因怀孕而未能接手。
贾瑛得知此事后,得知王熙凤被贾珍和王夫人利用,他们觉得王熙凤不识字不懂法,想让她背黑锅。
贾瑛警告王熙凤不要与东府和王夫人往来,并准备教训贾珍。
他向王熙凤解释贾珍的地位和族规的严厉性,但他并不惧怕,因为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一切,并不需要依赖贾氏宗族或贾府势力。
他警告王熙凤不要卷入其中。
同时,李纨来访,受老太太之命前来。
此乃二房之儿媳,贾珠虽英年早逝,却遗留下李纨与其幼子。
李纨性情内敛,平日鲜少言语,颇为低调。
然在古代,长兄犹如父亲,长嫂则如母亲。
作为府上姐妹之大嫂,李纨肩负起督促姐妹们学习女红等技艺的责任。
她乃长辈与小辈间沟通的桥梁。
“令珠嫂子在偏房稍候,吾即往。”
穿越长廊,见偏院内立有一温婉美妇,面对着花树,身形曼妙,发髻优雅,仅以银簪点缀。
黑衣之下,她的肌肤如玉,犹如院中刚开的桃花,气质幽兰,美丽动人。
贾瑛心中赞叹不已。
往日已觉其风韵独特,今日细视,更觉遗憾。
“嫂子,看来你对这些花树情有独钟?”
贾瑛轻声问道。
李纨闻言,方从沉思中惊醒,转过身来,眼圈微红,含泪而笑,容颜凄凉。
走廊上的红灯笼映照在她的侧脸上,更添冷艳。
她赶紧拭去眼泪,抿着朱唇,强颜欢笑:“让瑛哥儿见笑,只是一时伤感而已。”
贾瑛心中暗忖:她或许并非只是睹物思人,而是触景伤情。
此女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如《烈女传》等书籍滋润其心灵。
如今虽独守空房多年,却如那风雪中的梅花,傲骨铮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