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气氛凝重之下,贾母无言以对。(1/2)
府上的姊妹们都在,还有贾赦和邢夫人也在向老太太行礼。
在这个古代大家族中,等级森严,尽管贾赦夫妇对老太太的偏爱有所不满,但他们仍然必须每天来请安。
除非贾赦决定彻底搬离荣国府,否则他们只能居住在偏院,并依旧每天向老太太行礼。
贾瑛转向贾赦夫妇,微微作揖,这只是形式上的礼节。
名义上,邢夫人虽然是贾赦的填房,但贾瑛和贾琏都必须尊称她为“娘亲”
。
邢夫人看着器宇轩昂的贾瑛,心中愈发喜欢。
她一生无儿无女,娘家也已衰败。
身为将军夫人,却只是填房,连自己的儿子贾琏都看不起她。
邢夫人心中盘算:贾瑛是庶子,不能继承爵位,如果他能认她为亲生母亲,他们母子联手,就能在荣国府翻云覆雨,压制二房的王夫人,并让贾瑛名正言顺地继承爵产和爵位。
邢夫人一心想要超越王夫人的地位,越想越激动。
她试探性地问道:“瑛儿,你姨娘已逝,这些年来你孤苦无依。
日后我会视你如亲生儿子,你觉得如何?”
贾瑛听到此话感到有些古怪。
这是唱的哪一出?只是喊你一声母亲,就真的把自己当令箭了?至于荣国府的那点家产和爵位,他还真不放在眼里。
他冷笑一声,然后向贾母和贾赦作揖,说道:“老太太,父亲,今日还有一事需要禀报。”
陛下赐下敕造伯府一座,意在明示宁荣二府需分家,让小子自立门户!
此刻,向老太太传达圣上口谕,强调君命难违。
藏污纳垢之所,气氛阴森,让人待之不安。
贾母原本懒洋洋的态度也变得紧张,一时语塞。
她在思考如何平衡贾瑛盖过贾宝玉的风头与维系贾府的颜面。
贾赦也对此事表现出强烈的关注。
分家意味着贾瑛将分得一份家产,他并非舍不得贾瑛离开,而是舍不得自己的财产。
此时,府上有人来报,夏公公派人来通知,工部已整理好敕造伯府,宫中正派人送御赐金匾过去。
众人惊讶,赐府邸之事速度之快超出预期。
对于敕造伯府的位置,众人十分好奇。
据说它紧挨着荣国府。
赖大表示,若非像四王八公这样的勋贵,很难在神京城内获得好位置府邸。
今日之事,姊妹们均感兴趣,欲前往观看御赐金匾。
贾母决定停课一天,让各房主子前去给贾瑛凑个热闹。
她强调,虽敕造伯府不如荣国府宽敞,但也是陛下御赐,至于分家之事,待迎接御赐金匾之后再议。
随后,一行人等前往隔壁的府邸。
宁荣街的盛况引人注目。
宁荣二府相邻,占据半街,门前兽门常闭。
其门旁矗立石狮,既是辟邪之物,又象征钟鸣鼎食之家的尊贵地位。
自东而西,依次为宁国府、荣国府,再前行百米,便是贾瑛的伯府。
贾母与贾瑛一行刚至此,王熙凤与平儿,以及贾宝玉、林黛玉亦相继赶到。
突然,街口出现一队全副武装的持戟甲士,寒光烁烁,令人心悸。
贾宝玉躲在贾母身后,疑惑难道是又要打仗了吗?未等众人反应,这十二名甲士已在隔壁大门前分列两排。
场面震慑,贾母等人驻足不敢前行。
贾母稍思,恍然大悟,感慨道:“原来是超品勋爵府前的立戟守宅之制。
想当年我们宁荣二府亦有此荣耀。”
虽表面笑语盈盈,内心却充满羡慕。
门前立戟,只有勋爵方能享受此待遇。
越过这寒光熠熠的十二支画戟,肃杀之气迎面扑来,远胜于宁荣二府前的石狮子。
常人怕是一见这十二杆画戟,便会被吓得胆寒不已。
鎏金兽门前的门匾上,“敕造伯府”
四个大字醒目。
府内庭院宏伟,雕梁画栋,游廊挂满鸟雀。
深入其中,四面画廊、崇阁巍峨,青松扶檐,玉栏环绕,尽显富丽堂皇。
后院广阔无垠,不知其占地几何,但比荣国府更为壮观。
贾母游累,留于正堂,等待宫中御赐的金匾与奖赏之物。
鸳鸯为其捏肩捶背。
众人心中生疑,此府之规模超乎伯公规格,堪比王府之尊荣。
宫人微笑道:“王夫人好眼力,这府邸原是前朝燕王府,因重新修建不易,陛下便将其赐给伯爷作为府邸。”
内监恭维道:“陛下认为伯爷的文武才能出众,将来必能封侯进爵。
现在的伯府已经足以匹配他的身份,以免日后再费心为他换府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