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亦是为君者之责。(2/2)
过了一会儿,赵天成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坐直了些,看向嬴政,语气变得稍微认真了一点。
“陛下,新法和培养人才固然重要,但有件事,我觉得比这些更紧迫,你得赶紧办了。”
嬴政从思绪中被拉回,看向赵天成。
“先生所指何事?”
“立太子。”
赵天成吐出三个字,清晰而直接。
嬴政瞳孔微缩,脸上的肌肉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下。
立储,是国本大事,也是极其敏感的话题。
他没想到赵天成会如此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赵天成仿佛没看到嬴政细微的表情变化。
“你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国家的皇帝,很多事情没有先例可循,但正因为没有先例,你才更要给后世立下规矩。”
“继承人问题,是头等大事。明确储君,就是稳定国本,杜绝其他人的非分之想,避免朝廷内耗。这甚至比你现在推行新法的重要性一点都不差。”
他盯着嬴政,目光坦然。
“说句不好听的,陛下,你到现在都没有明确宣布,其实已经犯了大忌。”
“底下那些有心思的人,难免会蠢蠢欲动。虽然你现在威望高,能压得住,但时间久了,难免不生乱子。还好,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嬴政的脸色沉静如水,但内心深处却掀起了波澜。
立扶苏为嗣,是他早就有的想法。
扶苏仁厚,有主见,经过赵天成的教导后,更是进步显着,对新法理解颇深,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继承人。
但他确实一直没有正式明确扶苏的太子地位。
一方面,他自觉年富力强,认为此事不必急于一时;
另一方面,或许潜意识里,他也存在着帝王固有的、对权力交接的一丝微妙抗拒。
赵天成的话,像一把锥子,刺破了他那层不愿面对的心理。
他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的拖延,确实可能给帝国未来埋下隐患。
他不是没考虑过其他公子,但无论是能力还是心性,无人能及扶苏。
而朝中势力盘根错节,若储位久悬,难保不会有人另投他主,引发党争。
“先生……认为扶苏可堪大任?”
嬴政的声音有些低沉,他需要再次确认,哪怕他心中已有答案。
“扶苏这小子,底子不错,肯学,也能听进话去。”
赵天成评价道,语气没什么起伏,像是在评价普通学生一样。
“仁厚有余,魄力稍显不足,但经过打磨,是个守成开拓的好苗子。最重要的是,他认同新法的方向,理解你想要的变革。你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新法,换个皇帝就给你废了吧?”
最后这句话,精准地击中了嬴政内心最深的顾虑。
他毕生心血,便是这大一统的帝国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制度、法令。
他绝不允许后继者将其毁于一旦。
扶苏无疑是目前最能继承他意志的儿子。
嬴政沉默了很长时间。
书房里只剩下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他在权衡,在思考赵天成话语的分量,也在审视自己内心那一点不愿放下的权力。
终于,他抬起头,目光恢复了帝王的锐利和决断。
“先生所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他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
“立储以定国本,明规矩以垂后世。此确为朕之要务,亦是为君者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