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锦堂春深权臣之妻她又谋又飒 > 第277章 星野初拓,格物测天

第277章 星野初拓,格物测天(2/2)

目录

何博士闻言,沉吟良久。他一生与星辰打交道,却从未想过将观测之法学以致用于江河大地。太子的构想,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殿下此议……实乃开创之举!”何博士眼中精光闪动,“观测之法,钦天监自有传承。然应用于江河,设立观测点,统一规制,传递信息……此事牵涉工部、地方,非同小可。”

“孤知晓其难。”承烨道,“故而,孤意并非立刻铺开。可否请博士协助,先于京畿永定河、通惠河等少数河流,择三五关键之处,依钦天监之法,设立简易观测点,由东宫派人学习记录,尝试建立一套数据采集与整理的规程?权当是一次……扩大范围的‘格物’试验。”

承烨再次采用了其擅长的“由点及面”、“先行试验”的策略,将宏大的构想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阻力。

何博士被太子的诚意与务实打动,最终应允下来。他亲自挑选了几名年轻肯干、思想不那么守旧的灵台郎(钦天监属官),与赵铭、李桐等人组成一个小型团队,开始着手京畿水文观测体系的搭建。

他们在永定河卢沟桥畔、通惠河某处闸口,设立了最初的水位标尺,每日定时记录水位。李桐甚至根据浮力原理,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水位自动报警器”模型,当水位超过警戒线时,能触发一个铃铛,虽粗糙,却是一个全新的思路。

这些举动,起初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但在格物轩内,一套全新的、融合了天文观测方法与地理水文调查的“天地信息采集”理念,正在悄然萌芽。承烨要求赵铭,将钦天监的星辰记录、新采集的水文数据,以及户部有限的各地雨雪档案,尝试进行交叉比对,寻找可能存在的、超越星象的、更直接的气候水文规律。

这项工作进展缓慢,数据匮乏,规律难寻。但承烨乐此不疲。他知道,这是在为帝国构建一套全新的“感知”系统,其意义远比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更为深远。他仿佛一个耐心的农夫,在知识的荒野上,开垦着这片名为“数据驱动决策”的处女地。

星野初拓,格物测天。承烨的视野,已从宫墙内的器械改良,扩展至帝国疆域内的山川河流,乃至其上的无垠苍穹。他试图用“格物”这把钥匙,解锁天地运行的奥秘,并以此作为未来治理帝国的基石。这条路,比漕运改革更为漫长,也更为艰难,但他坚信,这才是“格物致用”的终极方向。帝国的未来,需要这双既能仰望星空、又能洞察微末的眼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