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共赢(1/2)
北极圈的极光还未从夜空中褪去,高小凤的破冰船就已抵达格陵兰岛附近海域——这里藏着全球最大的未开发稀土矿“科勒矿”,已探明储量占北极地区总储量的60%,也是Abc国试图封锁的“最后一块资源拼图”。可刚靠近矿场勘探区,破冰船的雷达就突然发出警报:三艘悬挂Abc国国旗的科考船,正横在航道中央,强行阻拦同凤集团的勘探设备登岛。
“Abc国这是想靠‘海上拦截’抢资源?”祈同伟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的科考船,语气愤怒。高小凤却异常冷静,她调出格陵兰岛的海域地图,指尖落在“国际航道”的标注线上:“科勒矿所在的海域,属于丹麦管辖的国际航道,Abc国没有任何权利阻拦。他们敢这么做,无非是赌咱们不敢硬碰硬。”
话音刚落,Abc国科考船就通过无线电发来挑衅信号:“此处为Abc国‘战略资源保护区’,禁止中国企业进入,否则将采取‘必要措施’。”高小凤立刻联系丹麦驻格陵兰岛自治政府,同时让法务团队将Abc国非法拦截的证据,同步提交给联合国海洋法法庭和北极理事会。
丹麦政府接到消息后,迅速派遣海岸警卫队前往现场。当丹麦警卫队的巡逻艇抵达时,Abc国科考船仍拒不撤离,甚至试图冲撞同凤集团的勘探船。危急时刻,高小凤下令启动“无人机勘探方案”——20架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地质探测仪的无人机,从破冰船起飞,直接飞向科勒矿所在的岛屿,短短两小时就完成了初步地质采样,还拍下了Abc国科考船非法停泊的画面。
这些证据一经公布,立刻引发国际舆论哗然。北极理事会发表声明,谴责Abc国“破坏北极地区资源开发秩序”;丹麦政府更是直接向Abc国提出外交抗议,要求其“立即撤出非法停泊的船只”。Abc国见舆论不利,只能灰溜溜地让科考船撤离,可临走前,却偷偷在科勒矿的勘探区投放了“环境监测浮标”——表面是监测生态,实则是想窃取同凤集团的地质数据。
“想偷数据?那就让他们偷个‘假的’。”高小凤识破了Abc国的伎俩,立刻让技术团队伪造了一份“低品位稀土矿数据”,故意通过加密信道“泄露”出去。不出所料,Abc国很快就根据这份假数据,向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提交了“科勒矿开发方案”,声称“矿场稀土品位低、开发成本高,需投入300亿美元才能盈利”,试图误导自治政府放弃与同凤集团合作。
可他们没想到,高小凤早已联合丹麦地质研究所,完成了科勒矿的详细勘探报告。在格陵兰岛自治政府的听证会上,高小凤当众展示了真实数据:科勒矿的稀土品位不仅是Abc国假数据的3倍,且伴生的铈、镨等稀缺元素含量极高,开发成本仅需120亿美元。更关键的是,同凤集团还提出“北极生态保护计划”——将矿场开发与极地科考结合,每年投入10亿美元用于北极冰川监测和物种保护,还邀请格陵兰岛原住民参与环保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