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负重前行(1/2)
摊牌的风暴过后,沈家二房的日子像是被套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奶奶赵氏那句“份子钱翻倍、承担大房聘礼”的话,像两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
第二天一早,周氏红肿着眼睛起来做早饭,往锅里下米时,手抖得比平时多舀了半勺,反应过来后,又心疼地想捞回去一些。沈厚德劈柴时,闷声不响,斧头落下得又重又急,仿佛在发泄心中的憋闷。连沈安都察觉到气氛不对,乖乖坐在小凳子上,不敢吵闹。
“娘,米多就多吧,咱们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挣钱。”沈清辞接过母亲手里的米勺,轻声安慰道,“奶奶提的条件是苛刻,但咱们既然应下了,就得认。愁眉苦脸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奶奶看笑话。”
周氏抹了把眼角,叹了口气:“娘知道,就是这心里……堵得慌。这得多干多少活,才能填上这窟窿啊……”
“窟窿再大,咱们一点一点填!”沈清辞语气坚定,“爹,娘,咱们不能被打趴下!地契在咱们手里,这就是最大的本钱!往后的日子难是难,但咱们的目标没变——攒钱,盖房!”
她的话像一剂强心针,让周氏和沈厚德振作了一些。是啊,最难的关都闯过来了,还能被这点困难吓倒吗?
从这一天起,沈家二房进入了“负重前行”的模式。周氏在开销上抠到了极致,以前偶尔还会买块豆腐改善伙食,现在餐桌上几乎顿顿是咸菜稀粥就窝头,连灯油都严格控制点燃的时间。沈厚德干活更加拼命,除了铺子里的重活,一有空就出去找零工做,帮人扛包、修葺房屋,挣一点是一点。
沈清辞则在经营上绞尽了脑汁。她知道,必须开源,光靠节流是远远不够的。她加快了开发新品的速度,利用成本极低的鸡架、鸭脖熬制高汤,做成实惠的“卤味汤面”,五文钱一碗,汤鲜味美,吸引了不少苦力和赶时间的人。她又把卤豆干、卤海带切成细丝,用便宜的时蔬凉拌,做成爽口的“卤味小菜”,两文钱一碟,作为搭配,薄利多销。
“老板娘,这汤面实惠!肉汤味儿足!”
“小菜清爽,下饭正好!”
新策略果然见效,铺子的流水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沈清辞清楚,这远远不够。她必须找到更稳定、利润更高的收入来源。
这天,陆景珩身边的小厮阿福来取预定的卤味,顺口提了一句:“沈姑娘,你家这卤味是真好,就是品类固定了些。要是能有些更精致、适合做宴席头盘或者下酒小碟的,估计更受欢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