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文明破晓(1/2)
第三十五章 文明破晓
秦庄襄王三年冬十二月,咸阳宫的白幡在寒风中翻卷如浪,陈墨身着亚父丧服,站在庄襄王灵柩前,看着嬴政捧着都江堰的鹅卵石跪在蒲团上。孩童右眼角的玄鸟痣在烛火下泛着微光,与陈墨胸前的胎记形成一道无形的文明纽带。吕不韦扶着棺椁,手中算盘珠子拨出低沉的节奏,每一声都像在为铁血派的末路计数。
“亚父,”嬴政忽然开口,声音稚嫩却清晰,“石头上有字。”
陈墨低头,看见鹅卵石上隐约浮现出“止杀”二字,那是岷江的水流经千年冲刷形成的天然纹路。他想起李冰在蜀地说过的“水可载舟,亦可载文”,忽然握紧孩童的小手:“此乃江神所赐,待你亲政之日,要让这二字遍刻天下。”
话音未落,殿外忽然传来喧哗。铁血派的死士冲破墨者防线,手中挥舞着染血的“铁血令”,目标直指嬴政。陈墨本能地将孩童护在身后,却见文明学堂的孩童们手捧秦歌竹简涌上台阶,每片竹简都刻着“止杀”二字,在月光下连成玄鸟形状的防御阵。
“岂曰无衣?与子同仇!”孩童们齐声吟诵,声音清亮如岷江晨雾中的鸟鸣。铁血派死士的刀刃在秦歌韵律中竟微微震颤,他们看见竹简上的秦篆与蜀文交相辉映,想起家中妻儿正在学习的秦歌号子,握刀的手渐渐无力。
“放下兵器,”陈墨的声音混着编钟的哀鸣,“你们的孩子,正在文明学堂里盼着父亲回家。”
为首的死士忽然跪地,兵器“当啷”落地:“小人愚钝,愿以死谢罪!”
是夜,陈墨在亚父府中接到李冰的急报:“蜀地旧贵族趁丧乱掘开湔江故道,铁血派余孽妄图水淹成都平原。”他展开蜀地水文图,手指停在“飞沙堰”标记处,那里用代郡红笔圈着“危”字。
“通知墨者矩子,”陈墨摸出代郡磁石吸铁石,“启动‘龙门吊’机关,用秦地的起重术封堵决口。再让老祭司组织蜀民高唱《堵江谣》,用秦歌节拍传递筑堰指令。”
阿禾抱着嬴政赶来,孩童手中抓着一支秦歌竹简,竹简边缘染着庄襄王的朱砂批语:“文明乃国之基。”陈墨接过竹简,看见批语旁画着都江堰的简笔图,忽然福至心灵:“告诉李太守,用庄襄王的朱砂批语为号,蜀民见字如见王命!”
蜀地的决口封堵战在黎明展开。陈墨站在咸阳城头,通过墨家的“千里镜”看着李冰指挥民夫用代郡滑轮组搬运巨石,每一块石头上都刻着庄襄王的批语。老祭司的羊皮鼓与秦歌号子共振,竟让湍急的江水似乎听懂了指令,乖乖退入新筑的堤堰。
“陈大人,”吕不韦的声音里带着赞许,“你这招‘以文御水’,比千军万马更厉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