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 第23章 科场森严,笔走龙蛇

第23章 科场森严,笔走龙蛇(2/2)

目录

写完经义题,时间已然过去大半日。他感到饥肠辘辘,喉咙干得冒烟,匆匆就着冷水啃了几口早已冻得硬邦邦的饼子,又活动了一下几乎冻得失去知觉、僵硬如同木棍的手指,便将全部注意力投向了最后,也是他最重视的策问题。

当他的目光落到策问题上时,心脏猛地一阵狂跳,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

策问题赫然写着:“问:当今盛世,海内承平,然吏治未清,民困未苏,缘何?当以何策革除积弊,以固国本,以副圣天子爱养元元之至意?”

这题目——这简直像是为他量身定做!

与他那日在午门外冒死叩阙所谏之言、与他这数月来废寝忘食苦苦钻研的方向、与那本《策问精要》的核心关注点,不谋而合!巨大的惊喜如同电流般瞬间窜过全身。

但狂喜之后,是极度的、冰水浇头般的冷静。

他知道,机会来了,天大的机会!但必须把握好分寸,一个字,一句话都不能错!

这既是通天梯,也是通往真正地狱的催命符!

他再次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先在那粗糙的草稿纸上,用最快速度列下了几条核心纲要:

1. 颂圣定性:开篇必须肯定“盛世”,将问题归咎于“执行层”的吏治腐败和“历史遗留问题”,先把高帽子给皇帝戴稳。

2. 指陈时弊:重点突出胥吏之害(贪墨、欺压、盘剥)、赋税征收过程中的不均与弊端、下情不能上达的信息壁垒。

3. 献策建言:提出相对务实、看似可行的对策——严格考成法监督官员及“厚俸养廉”以绝贪念、加强监察力度,尤其强调暗访、广开言路但强调需核实,避免被指煽动。

4. 表忠归结:最后一定要归结到“陛下圣明,烛照万里,必有洞鉴”,以及“臣子唯尽心竭力,为君分忧”的绝对忠心上。

思路清晰后,他再次研墨,这一次,思绪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在具体论述时,他巧妙地将《策问精要》里的那些精辟观点作为骨架,再填充进自己从现代视角出发的一些思考,用最符合这个时代语境、最“忠君爱国”的语言精心包装起来,显得既切中时弊,又完全站在维护皇权、巩固国本的立场上。

他写得极其投入,物我两忘。

手腕因持续书写而酸麻肿痛,他顾不上;腹中饥饿再次袭来,他感觉不到;号舍外呼啸的寒风,他似乎也听不见。全部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那支笔、那张纸、那些关乎生死存亡的文字之上。

文章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论证扎实,提出的建议既有一定高度和前瞻性,又显得颇为务实,并非空中楼阁,充分展现了他“留心实务”的特点。

然而,在文辞和修辞上,他依旧刻意保留了几分“拙朴”。他没有刻意堆砌华丽却空洞的骈俪句式,偶尔甚至冒险用上一两个稍显“粗俗”但极为形象生动的比喻,比如在深入论述胥吏欺上瞒下、盘剥百姓时,他写道:“...此辈犹如硕鼠藏于仓廪,昼伏夜出,窃食肥己,而守仓之吏或玩忽职守,酣然瞌睡,或竟与之暗中交通,坐地分赃,致使国库仓廪日虚而主事者犹不自知,岂不痛哉!...”

“嗯,‘硕鼠’之喻出自《诗经》,不算犯忌。既形象易懂,又能显得咱关心农事民生,接地气!完美!老朱应该好这口!”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他长长地、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憋了许久的浊气,只觉得浑身虚脱,仿佛所有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冰凉地贴在皮肤上。

他强撑着精神,仔仔细细、一字一句地检查了一遍草稿,确认没有任何可能犯忌的言论、字眼和典故,这才小心翼翼、极其工整地将答卷誊抄到正式的正卷之上。每一个字都力求端正,每一笔都仿佛凝聚着他全部的生命重量。

交卷的时辰终于到了。贡院内再次响起那穿透人心的云板声!吏员们开始面无表情地依次收卷。

林霄拖着几乎麻木的双腿,艰难地挤出那狭小的号舍,混入了神情各异、如同经历了一场大战般的考生人群之中。

有人满面红光,兴奋地与人讨论着考题;有人面色灰败,如丧考妣;有人则目光呆滞,仿佛魂魄尚未归位。

初春的阳光勉强穿透云层,照在脸上,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暖意,他却感到一阵强烈的恍惚,仿佛刚才那场耗尽心神、决定命运的考试,只是一场光怪陆离、漫长而疲惫的梦。

就在这精神恍惚之际,他眼角的余光似乎不经意间,又瞥见了那个绝不可能认错的、深刻于脑海中的身影——青衣方巾,清瘦挺拔,气质卓然,正随着散场的人流,走向另一个出口。

似是感应到他专注的目光,那人也微微侧过头来。视线隔着喧嚣攒动的人头,与他在空中短暂地、无声地对上了一瞬。

依旧是那双清澈平静、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看不出丝毫的喜怒情绪,只是极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朝着他的方向,轻轻点了点头。

随即,那身影便如同水滴融入江河,被人潮彻底淹没,消失得无影无踪。

林霄猛地停下脚步,怔怔地望向那人消失的方向,心中刹那间五味杂陈,波澜涌动。那本神秘的《策问精要》,这个更神秘的点头...

这一切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意味?

是鼓励?

是认可?

还是某种他无法理解的、更深层次的纠葛的开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