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生根(2/2)
陆青屿则发挥其技术和信息特长,负责为中心设计一套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目标是实现从患者登记、电子病历、影像数据到远程会诊的全流程数字化,以弥补地理隔绝带来的不便。她还与马库斯保持密切沟通,探讨Ecdc能否在中心落成后,派遣专家进行短期驻点指导。
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在州、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峡谷中心”的建设工地很快机器轰鸣,打下了第一根桩基。林默几乎每天都会去工地看看,戴着安全帽,与施工方讨论细节。他不再是那个只专注于手术台的医生,更像是一个目光长远的建筑师和战略家。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施工中遇到难以撼动的巨大岩石,需要变更设计方案;采购的某种关键设备因国际物流延迟无法按时到位;甚至一度传出流言,说这个中心建成后收费会很高,普通老百姓根本看不起病……
每当遇到问题,林默总是召集相关人员,冷静分析,寻找替代方案。对于收费的流言,他直接让陆青屿将初步拟定的、极其亲民的收费标准和减免政策公示在“星火”的平台上,并承诺中心将设立专门的慈善基金,确保不让任何一个患者因费用问题失去救治机会。
他的坦诚和务实,再次赢得了信任。
一天傍晚,林默独自站在初具雏形的中心工地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是奔腾不息的怒江,脚下是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基础。他能想象出这里未来灯火通明,医护人员忙碌,患儿康复出院的场景。
阿邓医生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感慨道:“林教授,真不敢相信,我们真的能在这里建起一个心脏中心。”
林默望着远方,目光沉静而坚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火种要持续燃烧,就不能总是随风飘荡,它需要找到可以依附的薪柴,需要筑起能够抵御风雨的炉灶。这里,就是我们为怒江的‘星火’,筑起的炉灶。”
他弯下腰,从地上捡起一块普通的石头,握在手心。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炉火,生生不息。”
这一刻,林默手中握着的,仿佛不只是石头,而是责任,是信念,是无数生命的希望。“星火”在怒江峡谷的根系,正随着一砖一瓦的垒砌,向着大地的深处,顽强地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