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神级外科:从边境医生开始 > 第201章 生根

第201章 生根(1/2)

目录

针对“星火计划”的污名化攻击,在林默采取的“阳光策略”下,迅速蒸发殆尽。那份记录雾里寨变迁的纪实短片和完全公开的数据,成为了最有力的辩白。怒江的百姓用他们最朴素的逻辑做出了判断——谁带来了健康和希望,谁就是朋友。

然而,林默深知,要真正抵御风浪,不能永远依靠流动的筛查队和临时前哨。“星火”需要在怒江拥有一个真正的“家”,一个集诊断、治疗、培训、研究于一体的区域性医疗中心。

这个想法,与官方的规划不谋而合。州里在见识到“星火”模式的力量后,也迫切希望将这种能力固化下来。经过多次磋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被提上日程:在福贡县,依托现有县医院基础,扩建升级为“怒江峡谷区域性心脏病诊疗中心”(简称“峡谷中心”),由“星火计划”团队主导运营和技术支撑。

消息传出,整个峡谷沸腾了。这意味着,以后很多复杂的手术,不必再冒着风险千里迢转运往岗巴,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救治!

但蓝图绘就易,落地实施难。摆在林默面前的,是重重困难。

首先是选址和基建。 福贡县医院旧址空间狭小,不具备扩建条件。州里划拨了一块位于县城边缘、相对平坦的土地。但那里几乎是一片空白,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场地,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高原峡谷地带施工,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

其次是设备和人才。建立一个能够开展复杂心脏手术的中心,需要大量的尖端设备和专业人才。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如何将这些设备和人才,稳定地吸引并留在怒江的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可持续运营模式。如何让这个中心在将来不完全依赖外部输血,能够自身造血,持续为峡谷百姓服务?

面对这些千头万绪的难题,林默展现出了超越一名纯粹医生的规划能力和魄力。他将团队兵分几路:

他亲自负责中心的整体规划和与政府部门的对接,确保设计符合医疗流程,并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降低后期运营能耗。他甚至参与了施工图纸的审核,对手术室的层流标准、IcU的床位布局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苏晚晴在滨海统筹全局,负责与国内外设备供应商谈判,利用“星火计划”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争取最优惠的价格和长期的售后服务保障。同时,她开始着手设计中心的财务模型和未来可能的收费(基于当地支付能力的差异化收费)、医保对接及慈善捐助相结合的运营方案。

张浩在岗巴负责“输血”。他需要确保岗巴基地稳定运行的同时,为未来的“峡谷中心”培训和储备一批核心的医护和技术人才。他开始有计划地让岗巴的骨干医生独立承担更多责任,为抽调人手支援怒江做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