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新视野与“玄鸟”初啼(2/2)
季岚将这份充满想象力的初步构想,写成了一份高度简略、仅描述物理可能性的报告,提交给了苏桐和陈北玄。
苏桐的第一反应是震惊,随即陷入了长久的思考。“这……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材料或工程,它触及了量子物理、信息论、甚至哲学层面。我们现有的知识结构,完全不足以支撑这样的研究。”
陈北玄的反应却截然不同。他仔细阅读着那份简短却石破天惊的报告,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他看到了其中蕴含的、足以颠覆现有攻防平衡的巨大潜力。
“正因为我们不懂,才更要去探索。”陈北玄对苏桐和闻讯赶来的赵磊说道,“‘后羿’和‘巡天’,我们是在别人划定的赛道里追赶并试图超越。而‘玄鸟’,如果可行,将是我们自己开辟的新赛道。它的价值,不在于短期内能否实现,而在于它为我们指明了另一个可能的技术巅峰。”
他当场拍板:“成立‘玄鸟’项目预研组,季岚担任组长,苏桐、崔浩提供材料与制造层面的支持。赵工,你负责协调与国内顶尖量子研究机构的合作,我们需要最前沿的理论指导。这个项目,列为与‘巡天’同等的最高战略优先级,但保密等级要更高。”
陈北玄看着依旧有些难以置信的众人,语气沉凝:“同志们,不要被我们过去的成功束缚住视野。真正的领先,不是在于你把现有的武器造得比别人更好,而是在于你能造出别人想象不到的武器,定义别人无法理解的战场。‘玄鸟’或许只是幻想,但敢于幻想,并且有能力去验证幻想,这才是我们719厂走向伟大的核心驱动力。”
“玄鸟”项目的立项,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种子,悄无声息,却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成长为参天巨树,彻底改变战争的形态。它标志着719厂的科技树,在夯实主干的同时,开始向着更加奇异、也更加危险的分支探索。
在“后羿”的坚盾守护大地,“巡天”的目光望向星辰之后,“玄鸟”的轨迹,则指向了规则与认知的边界。这条路上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但正如陈北玄所言,敢于踏上这条路的勇气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力量。
新视野已经打开,“玄鸟”虽未展翅,其初啼之声,已在这片追求极致科技的土地上,激起了一圈通往未知彼岸的涟漪。未来的战场,或许将因今天这看似不切实际的狂想,而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