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 > 第150章 新视野与“玄鸟”初啼

第150章 新视野与“玄鸟”初啼(1/2)

目录

“轩辕”测试的成功,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其涟漪不仅冲击着现有的技术体系和战略认知,更在悄然间,为719厂打开了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成功带来的不仅是信心,更是一种超越现有框架、审视未来的底气与责任。

陈北玄在内部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路径依赖”的警示,并未停留在口头。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前沿探索与交叉创新实验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和资源倾斜,其使命被明确为 “探索非对称、颠覆性技术路径,确保719厂技术路线的多样性与前瞻性” 。

正是在这种鼓励“异想天开”的氛围中,一个被命名为 “玄鸟” 的绝密预研项目,悄然启动了雏形。与“后羿”的坚盾、“巡天”的苍穹之眼不同,“玄鸟”的构想更为缥缈,也更为激进。

项目的灵感,竟源于季岚在一次跨领域研讨会后,与一位研究量子信息的老同学的深夜长谈。那位同学提到,理论上,基于量子纠缠的特定状态,可以实现无视距离的、近乎瞬时的信息关联,尽管目前还远无法实现信息的超光速传递,但其在同步性和不可窃听性上的潜力巨大。

这个看似与719厂主业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却像一颗种子,落在了季岚被“巡天”和“微纳结构”拓展过的思维土壤上。她产生了一个疯狂的联想:

能否将某种基于量子原理的“标记”或“关联”机制,与物理攻击或防御行为相结合?

例如,能否开发一种特殊的“标记弹”或“标记场”,当其与目标(如敌方高速飞行器、甚至天基平台)相互作用时,并非直接造成毁伤,而是在目标上留下一种独特的、基于量子态的“标记”?这种标记本身不携带能量,极难被探测和干扰,但却能让我方特定的探测系统(同样基于量子原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瞬间识别并锁定被标记的目标,为其后的精确打击提供无可比拟的引导优势?

这相当于给目标的命运,打上了一个只有我方才能看到的“死神印记”。

这个构想,完全跳出了动能杀伤、能量拦截、电磁对抗的传统范式,试图在信息层面,构建一种降维打击般的绝对优势。它将攻击的前端(标记)与后端(锁定/打击)在物理上分离,使得防御方传统的拦截和干扰手段几乎失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