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 > 第102章 灵枢初啼

第102章 灵枢初啼(2/2)

目录

陈北玄没有看他,目光落在那些失败的样品上,它们像一堆堆色彩斑斓的废料。“崔教授,你知道当初我们决定搞‘麒麟’底盘时,第一台样机跑起来是什么样子吗?”

崔浩抬起头。

“它像个得了哮喘的钢铁怪兽,噪音巨大,漏油严重,悬挂软得像棉花,跑了不到五百米就趴窝了。”陈北玄的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趣事,“当时也有人怀疑,我们是不是选错了路。但我们知道,核心的原理是对的——电传动拥有无限潜力。剩下的,只是工程问题。”

他转向崔浩,眼神锐利而坚定:“‘灵枢’技术,在我看来,其核心原理——超声定位、激光诱导转移、微爆结合——同样是通向未来的正确路径。现在遇到的,也同样是工程问题。而工程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无非是时间、资源和智慧。”

他拍了拍崔浩的肩膀:“不要被眼前的失败蒙蔽。想想看,我们可能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批尝试用机器‘编织’复杂功能材料结构的人。我们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在开创历史。”

这番话如同强心剂,让崔浩重新振作起来。他召集团队,不再盲目追求全面的性能提升,而是集中力量,先攻克最关键的“多喷嘴协同打印稳定性”问题。他们引入了高速相机,逐帧分析液滴飞行和撞击过程;他们重新设计了喷嘴的布局和隔振系统;他们编写了更精细的校准和补偿算法。

又经过一周不眠不休的调试,在一个清晨,改造后的“灵枢一号”(团队内部戏称为“灵枢1.5版”)再次启动。八个喷嘴同时工作,不同材料的液滴在超声场的精确引导下,如同被无形之手操控的微小精灵,精准地飞向接收基板,在脉冲激光的瞬间作用下,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打印速度提升了近八倍!虽然距离目标还有差距,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更重要的是,打印出的一个小型、多层、异质的功能结构单元,经过初步检测,其界面结合强度和功能连续性,都达到了令人惊喜的水平!

“成功了!我们做到了!”年轻的团队成员们欢呼雀跃,多日来的疲惫和压抑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崔浩看着屏幕上稳定运行的参数和正在层层“生长”的样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陈北玄站在实验室外,透过观察窗看着里面兴奋的人群,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灵枢”这只雏凤,终于发出了第一声清鸣。虽然距离它翱翔九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初啼之声,已然证明,那条通往“活着的铠甲”的道路,并非虚幻。打破工艺壁垒的光芒,已经真切地照进了现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