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 > 第88章 “灰烬”项目的阴影

第88章 “灰烬”项目的阴影(2/2)

目录

“我们的装甲技术,能否应对?”陈北玄直指核心。

赵磊沉吟片刻,坦诚道:“很难说。我们的碳化硅复合装甲在面对现有主流穿甲弹时表现优异,但面对基于全新材料体系、可能具备更高硬度、韧性以及独特破坏机理的弹体,其有效性需要重新评估。材料领域的代差,有时比装备代差更致命,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我们需要提前布局。”陈北玄目光坚定,“不能等到对方的‘矛’刺到眼前,才想起来加固‘盾’。”

他与赵磊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初步勾勒出了一个应对方案:

1. 启动“后羿”计划: 在绝对保密状态下,成立一个由赵磊领衔的尖端材料攻关小组,目标就是研发能够抵御或削弱“灰烬”项目可能带来的新型威胁的 下一代装甲材料。

2. 多技术路径探索: 不局限于现有的陶瓷复合体系。同时开展梯度功能材料、金属玻璃、纳米结构材料、甚至借鉴“灰烬”项目思路探索非晶态复合陶瓷等多个方向的前沿研究。

3. 加强与国内顶尖材料研究机构的协同: 如同当年联合华东理工大学一样,再次汇聚全国最顶尖的智力资源,共同应对挑战。

4. 建立材料性能预测与评估模型: 基于有限的“灰烬”项目信息和对新材料发展趋势的判断,建立理论模型,预测潜在威胁材料的性能边界,为防护材料的设计提供目标参考。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却同样至关重要的军备竞赛的前哨战。对手在暗中磨砺着可能致命的尖矛,而陈北玄和赵磊,则必须抢在时间前面,锻造出更加坚固的盾牌。

“灰烬”项目的阴影,悄然笼罩下来。它提醒着陈北玄,在“麒麟”光鲜亮丽的背后,在最基础的科技领域,竞争从未停止,且愈发激烈。铁血风云,已从装备对抗,延伸至更基础、也更决定性的材料科学之争。这场无声的较量,其结果,或许将直接决定未来钢铁巨兽们在战场上的生死存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