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展台上的目光(2/2)
投向展台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
有好奇与赞赏。来自中东、北非、东南亚等地区的潜在客户代表,眼神火热,反复询问着“沙龙野牛”的性能数据和“龙吟”概念的成熟度,显然被这种灵活多变的装备理念所吸引。
“陈先生,你们的模块化设计令人印象深刻!这非常适合我们多样化的国土防卫需求!”一位身着长袍的中东王子通过翻译对坐镇展台的陈北玄说道。
有审视与评估。欧美传统军工巨头的代表们,则更多地带着冷静和审视的目光。他们拿着专业的测量工具和相机,远远地、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试图从焊缝、接口、线缆布局中解读出更深层次的技术信息。他们的表情严肃,偶尔低声交换着意见。
“接口标准是全新的,看来中国人打算自己制定规则了。”
“他们的电子架构比我们预想的要先进,必须重新评估。”
更有一些隐蔽而锐利的目光,来自某些情报机构或竞争对手。他们混在人群中,试图用各种隐蔽的设备进行探测,或者寻找与中方工程师“偶遇”交谈的机会。然而,麒麟集团严密的安保和工程师们高度的警惕性,让这些尝试大多无功而返。
陈北玄从容地应对着各色人等的询问。他言语得体,既充分展示了“麒麟”平台的优势和潜力,又巧妙地避开了所有涉及核心性能和技术细节的问题。他更像一位布道者,在推广一种全新的装备发展哲学。
“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辆战车,而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进化的装备生态系统。”陈北玄对一位西方防务记者如是说,“我们相信,模块化、通用化、信息化是陆军装备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的自信与从容,与展台上那充满未来感的“龙吟”概念相得益彰,共同传递出一个清晰而强大的信号:中国陆军装备,已经不再是追随者,而是以强大的技术自信和创新理念,稳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并开始尝试为未来陆战定义新的规则。
展台上的目光,如同聚光灯,将麒麟集团和中国军工,推向了风口浪尖。这既是荣耀,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更激烈的竞争,即将到来。铁血风云,在这炫目的展台上,已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