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展台上的目光(1/2)
欧洲某着名都市,国际防务展(IDEX)现场。巨大的展馆内人声鼎沸,来自世界各地的军工巨头、军方代表、防务记者和军事爱好者汇聚于此,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油漆和某种无形的竞争气息。各色最新型的武器装备在灯光下闪耀,试图吸引每一个经过的目光。
麒麟集团的展位,位于核心展区,面积宽敞,设计现代。巨大的LED屏幕滚动播放着经过精心剪辑的“麒麟”平台测试和演习画面,配以充满力量感的音乐和多国语言解说。展台中央,那台涂装着炫目沙漠迷彩的“沙龙野牛”增强版如同一位沉默的角斗士,棱角分明的装甲和昂起的炮管散发着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然而,真正引起轰动的,是位于展台另一侧的 “龙吟”概念展示区。
这里没有完整的车辆,只有一个裸露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麒麟”通用底盘核心,以及环绕在它周围的四个功能模块——“突击者”、“守护者”、“开拓者”、“先知”。这种前所未见的展示形式,瞬间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的目光。
按照预定计划,每天固定时间会进行模块快速更换演示。
当演示开始时,展台周围迅速被围得水泄不通。只见几名身着统一工装、动作干练的中国工程师,操作着经过伪装(外观类似大型工具车)的辅助设备,利用底盘和模块上醒目的导向销和液压接口,在短短五分十二秒内,就将“突击者”炮塔模块平稳卸下,并精准地安装上了“先知”侦察模块!
整个过程流畅、精准、充满工业美感,仿佛在看一场精密的机械芭蕾。
“上帝……这不可能!”
“他们是怎么做到对接如此迅速且可靠的?”
“看那数据接口!这不仅仅是机械连接,这是真正的即插即用!”
惊叹声、相机快门声和议论声此起彼伏。许多资深的装甲车辆专家一眼就看出了这种模块化设计背后蕴含的巨大军事价值——简化后勤、提升战场适应性、加速技术升级。
紧接着,演示切换到信息系统部分。大屏幕上,“龙吟核心OS”的界面随着模块的更换而动态切换,展示了统一操作系统下不同任务功能的无缝集成。虽然展示的功能是简化和模拟的,但其体现出的 “开放架构” 和 “软件定义车辆” 的理念,让来自传统军工强国的代表们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和一丝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