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因果昭彰,佳话流芳(全文完)(2/2)
他安然阖目,面容平静,仿佛只是沉沉睡去。
吴承业善助冤魂,得赠黄金,最终家业兴旺、福寿双全的故事,早已不胫而走,从钱塘县传遍杭州,乃至成为整个江南地区流传甚广的一段民间佳话。茶楼酒肆的说书人,将其编成话本,名曰《吴员外义葬苏婉清,鸳鸯冢善报结良缘》,说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街坊邻里的老人,也常以此故事教育后辈,做人要心存良善,不可欺心。
这个故事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口耳相传的谈资。潜移默化之中,它悄然改变了钱塘县乃至周边地区人们处理类似事务的观念和风俗。此后,但凡有人家要购置田产、尤其是年代久远的老宅旧院时,都会格外谨慎,不仅查看地契房契,更要多方打听宅院的历史渊源,有无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是否曾有怨灵传闻。若听闻宅子“不干净”,不再是简单地斥之为迷信或一味贪图便宜,而是会效仿吴承业,请来有道行的僧道,先行勘查、安抚、超度,举行相应的仪式,以求得心安理得,确保家宅长久平安。人们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多了一份敬畏;对于已逝的亡灵,也多了一份基于人道的尊重与妥善安置的意愿。
而西湖畔的那座“鸳鸯冢”,则成了许多痴情男女慕名前往的凭吊之地。人们在那里感叹苏婉清的刚烈与痴情,钦佩沈文轩的执着与坚守,也赞颂吴承业的仁义与善举。一段始于悲剧的爱情,因一个商人的善念而得以圆满,并最终化作滋养一地风俗的善良种子,这或许,是故事中的所有当事人,都未曾预料到的、最为宝贵的“福报”。
吴承业的故事,以其自身的经历,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朴素而永恒的真理:善良、诚信与尊重,或许不能立刻带来肉眼可见的财富,但却是获得内心安宁、家族绵长乃至真正福报的、最坚实的根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