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6章 胡知县的辩白

第16章 胡知县的辩白(1/2)

目录

东昌知府阅罢清平知县崔君的复审意见,眉峰紧锁,陷入沉思。崔君所言,看似持重谨慎,实则多为主观臆测,并未提出任何推翻原判的新证据,反而因侯秀才之死而先入为主,怀疑胡秋潮审案有误。知府深知胡秋潮之能,其断案素以严谨周密着称,岂会轻易被一无赖之反复供词所迷惑?

然事涉一条人命,且是秀才功名之人,不可不慎。思忖再三,知府决定暂不表态,而是连夜行文,将胡秋潮调至府衙问话,欲亲自听取这位当事县令的见解。

胡秋潮接到调令,心知必是因侯桂芳自尽一事,案件再生波澜。他对此早有预料,亦对自己的审断充满信心。他即刻整理好此案全部卷宗、证物及查访记录,快马赶赴东昌府。

府衙书房内,灯火通明。知府屏退左右,只留胡秋潮一人问话。

“胡县令,”知府面色凝重,开门见山,“侯家一案,你初审判决,如今闹出秀才侯桂芳自尽之事,其老母哭诉至府衙,声称有冤。清平崔知县复审后,亦觉疑点颇多,以为侯仓乃无赖,其言不足尽信,通奸之事或非空穴来风。你对此,有何看法?可能确保你当日之判,毫无纰漏?”

胡秋潮从容不迫,躬身施礼道:“回禀府尊大人。下官对此案之判,绝非草率鲁莽。每一环节,皆有证物、证言相互印证,形成闭环。下官愿以项上人头担保,绝无差错!”

“哦?”知府挑眉,“然则侯秀才之死,你又作何解释?若非觉冤屈深重,何至于悬梁自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