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理昭彰民心安(全文完)(1/2)
福州县令审结漳州妇女被拐一案的消息,犹如春风拂过闽地,不出旬日,便传遍了福州大街小巷,继而沿着驿道水路,传至漳州各地。茶楼酒肆间,田埂阡陌上,人们交头接耳,无不谈论这位明察秋毫、仁心仁术的青天大老爷。
听说那县尊老爷真是了得!赵海、赵淼那两个杀才布下天罗地网,买通了多少人证,竟都被老爷一一识破!福州城南茶肆中,一个老者捋着胡须,啧啧称奇。
旁座的中年人点头附和:何止如此!我姨甥在衙门当差,说那夜老爷亲自夜审原告,又派了得力的差爷暗访,这才探得实情。最难得的是...他压低了声音,老爷还特意出了文书,保全那两位娘子的名节,只说被拐为役,这才是真正体恤民情的父母官啊!
这样的对话在闽地各处上演,百姓们交口称赞,皆言本县来了位难得的好官。有读书人甚至将此事略加修饰,写成话本,在坊间传唱,使得青天县令智破拐卖案的故事越发深入人心。
县令大人并未因百姓的赞誉而自满,反而借此案深思良久。这日升堂议事,他对众僚属道:赵海、赵淼之所以能屡屡得手,实因我等地利不察、防范不周。水路码头、偏僻巷道,皆为案件易发之地,若不加强巡查,恐仍有百姓受害。
于是,县令雷厉风行,即刻下令整顿地方治安:增派兵丁衙役,昼夜分班,加强对水路码头的盘查,凡可疑船只,一律细加查验;又在各偏僻巷道增设灯笼,增派更夫,使宵小无处遁形。
县令亲自起草告示,命人抄写数十份,张贴在各处城门、码头、市集等人流密集之处。告示上用浅显易懂的白话,详述拐骗常用伎俩:近有歹人,以迷药下于饮食,如烧饼、果子、茶水之类,诱人食用,继而拐卖...特此告示,尔等百姓,尤须嘱咐家中妇人女子,外出务须结伴而行,提高警惕,勿轻易食用陌生人所赠饮食...
为让更多不识字的多民知晓,县令还特地派衙役到各个村落鸣锣宣讲,将防拐要点编成顺口溜:独行不可取,生人勿轻信;饮食须谨慎,遇险速报官。这些举措很快收到了成效,百姓们的防范意识大大提高,地方风气为之一清。据府志记载,此后数年间,福州一带拐卖案件显着减少。
再说漳州林家坳村中,林文林武两家历经风波,反而更显和睦。孙氏和华氏初回家中时,尚且战战兢兢,夜深人静时常从噩梦中惊醒,泪湿枕巾。林文、林武二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越发体贴入微。林文特意托人从漳州城里买来安神香;林武则每天早早回家,帮着照看孩子,让妻子好多歇息。
时光是最好的良药。在家人的关爱和时间的抚慰下,孙氏和华氏身心的创伤逐渐平复。她们格外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安稳生活,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将对官府的感恩深埋心底。有时夜深人静,妯娌二人还会坐在院中说些体己话,回忆起那段不堪的往事,虽仍然后怕,但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嫂嫂,那日若不是宁弟恰好来到...华氏每每说起,仍不免哽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