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收徒(2/2)
简短的开场后,培训班正式开课。第一节课由柳静娴讲授基础药理,她从最常见的草药讲起,拿着薄荷、艾草、金银花等实物,逐一讲解它们的性味、功效与用法:“薄荷性凉,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夏天女子中暑时,用薄荷煮水喝,很快就能缓解;艾草性温,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女子痛经时,用艾草煮水泡脚,能减轻疼痛……”
柳静娴讲课通俗易懂,还时不时让学员们亲手触摸草药,感受它们的质地与气味。学员们听得格外认真,手中的毛笔飞快地在宣纸上记录,遇到不懂的地方,立刻举手提问,柳静娴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下午的课程由云舒讲授基础护理,她结合自己的行医经验,讲解如何为病患量体温、熬汤药、处理伤口:“熬汤药时,不同的药材火候不同,解表药要用武火快煎,滋补药要用文火慢煎,若是火候错了,药效就会大打折扣;为病患处理伤口时,一定要先用烈酒消毒双手和器械,避免伤口感染……”
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掌握护理技巧,云舒还特意准备了模拟伤口的道具,让学员们轮流练习包扎。春杏第一次包扎时,手忙脚乱,绷带缠得歪歪扭扭。云舒没有批评她,而是手把手地教她:“包扎时要先固定伤口两端,再慢慢向中间缠绕,力度要适中,既要能止血,又不能勒得太紧,影响血液循环。”
在云舒的指导下,春杏很快掌握了包扎技巧,第二次包扎时,动作已经熟练了许多。看着自己的成果,春杏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姑娘,我学会了!以后我就能帮病患包扎伤口了!”
培训班的课程安排得很紧凑,每日上午学习药理知识,下午练习护理技巧,晚上则由云舒带着学员们阅读医书、整理医案。为了照顾家远的学员,云舒还特意在后院收拾了两间房间,供学员们住宿,每日提供两餐,费用全由“惠泽堂”承担。
学员们都格外珍惜这个学习机会,每日早早起床背书,晚上熬夜整理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向云舒和柳静娴请教。兰芝为了记住草药的功效,将每种草药的性味、用法都编成口诀,方便记忆;秋桃则利用休息时间,帮着药房的师傅整理药材,熟悉药材的形状与气味。
看着学员们认真学习的模样,云舒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些年轻的女子,将来都会成为“惠泽堂”的得力助手,甚至会走出“惠泽堂”,在更多地方为女子行医,将医道传承下去。而“惠泽堂”,也将因为她们的存在,成为京城女子就医的希望之地,成为打破“女子不能行医”偏见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