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收徒(1/2)
“惠泽堂”开馆在即,女医培训班的招募事宜被提上日程。云舒与柳静娴、陈大夫等几位老女医商议后,定下招募标准:年龄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出身贫苦、品行端正,且需识些字——识字方能看懂医书、记录医案,这是学习医术的基础。为了让更多贫家女子知晓招募信息,云舒特意让青禾和福伯在城南平民区张贴告示,还请张老栓、李伯等相熟的街坊帮忙宣传。
招募告示张贴后的第三日,“惠泽堂”后院的小院子里便挤满了前来报名的女子。她们大多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脸上带着几分羞涩与期待,手中紧紧攥着写有自己名字的纸片——那是云舒特意让工匠制作的简易报名表,方便不识字的女子请人代填。
云舒与柳静娴坐在院子中央的石桌后,逐一面试报名的女子。第一个走上前的是个名叫春杏的姑娘,约莫十六岁,身形瘦弱,却眼神明亮。“姑娘,我……我想报名。”春杏声音有些发颤,却很坚定,“我娘去年得了乳痈,找了好几个男医都不肯治,最后硬生生疼死了。我想学好医术,以后能给像我娘一样的女子看病,不让她们再受苦。”
云舒看着春杏眼中的泪水与坚定,心中微动。柳静娴问道:“你识多少字?能看懂简单的医书吗?”春杏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的《千字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爹生前是个秀才,教我识了些字,这本《千字文》我能背下来,简单的医书应该能看懂。”
云舒与柳静娴对视一眼,点了点头。春杏的经历让她对行医有更深刻的理解,识字基础也符合要求,是个合适的人选。
接下来面试的女子中,有因妹妹夭折想学习儿科护理的兰芝,有因自己得了妇科病症想自救救人的秋桃,还有因家贫想学一技之长谋生的小梅……她们的经历各不相同,却都有着相似的坚韧与渴望。云舒与柳静娴耐心地询问每一个人的情况,仔细记录她们的识字程度与学医动机,最终从五十多名报名者中,选出了十二名符合要求的女子。
培训班开课的第一天,云舒特意早起,将后院的培训场地打扫干净,在石桌上摆放好崭新的《本草纲目》节选本、毛笔与宣纸——这些都是她用自己的嫁妆钱购买的,为了让学员们能更好地学习。十二名学员穿着统一的浅青色布裙(云舒特意为她们缝制的),整齐地站在院子里,眼中满是期待。
“欢迎大家来到‘惠泽堂’女医培训班。”云舒站在学员面前,语气温和却坚定,“你们大多出身贫苦,也都经历过或见过女子就医的艰难。今日你们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更是为了成为能守护女子健康的医者。我希望你们记住,医术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谋利的,无论将来你们走到哪里,都要心怀仁心,对得起‘医者’二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