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秋收开镰,突遇难题(2/2)
赵勇点头:“我明天去镇上,顺便把水沟里的水带点过去,让农技员看看是不是水的问题。”阿澈也同意:“行,你明天早点去,路上别耽误。我们在家先把打谷场收拾好,等好麦子运回来就能脱粒。”
第二天一早,赵勇揣着干粮,还装了一瓶水沟里的水,往镇上赶。阿澈则带着大伙去打谷场,把场地上的碎石、杂草都清理干净,又把脱粒机搬出来检修。老吴头负责给脱粒机上油,一边上一边说:“这脱粒机可得弄好,不然麦子脱粒的时候掉粒,又是损失。”
中午的时候,赵勇从镇上回来了,脸上带着愁容。大伙赶紧围上去问情况,赵勇叹了口气说:“农技员看了水,也听我说了情况,说那片麦子是得了‘穗腐病’,是因为水沟里的水不干净,加上前阵子老刮风,病菌传到了麦穗上,才变成这样的。”
“那这麦子还能要吗?”大柱急忙问。赵勇摇摇头:“农技员说,发瘪的麦粒已经不能吃了,就算磨成面也没营养,还可能有害。不过没完全坏的,可以用来喂牲口,总比扔了强。”
大伙听了,都有些失落。半亩地的麦子,虽然不算多,可也是大伙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就这么成了饲料,心里都不好受。阿澈看着大伙的样子,开口说:“别难过了,至少咱们知道了原因,以后注意就行。明天咱们先把那片麦子收了,好的留着喂牲口,坏的就处理掉,别让病菌传到别的地方。”
刘老栓也点头:“阿澈说得对,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咱们多留意水沟里的水,定期清理,别再出这样的事。”大伙听了,也慢慢打起精神。
第二天,大伙一起去收那片差麦子,把还能用的麦粒挑出来,装在袋子里,准备分给家里有牲口的人家。大柱挑着挑着,突然笑了:“虽说不能吃,可喂我家那几头猪正好,省得买饲料了。”大伙听了,也都笑了起来,心里的失落少了不少。
等所有麦子都收完,打谷场也热闹起来。脱粒机“轰隆隆”地响着,金黄的麦粒从机器里流出来,堆成了小山。妇女们拿着筛子,把麦粒里的碎麦秆筛出去,小孩们则在旁边帮忙递东西,整个打谷场满是丰收的气息。
阿澈站在打谷场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踏实了不少。虽然中间出了点小插曲,可总的来说,收成还是不错的。他回头对赵勇说:“麦子收完了,接下来该收玉米了,咱们得赶紧把玉米杆砍了,不然耽误种冬小麦。”
赵勇点头:“行,明天就组织大伙去砍玉米杆,争取早日把玉米收完,让大伙早点把粮食存进仓里。”
夕阳西下,打谷场上的麦粒被装成了一袋袋,村民们扛着袋子往家走,脸上都带着笑容。虽然今年经历了抗旱、治虫、穗腐病,可最终还是迎来了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