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汴京(二)(2/2)
“我的任务很明确,”张振宇的目光坦然地直视陈雅带着震撼和思考的眼睛,“在斯内夫利特同志身边占据一个位置,在军事策略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在涉及北伐整体战略、兵力部署以及对东方本地实际情况的判断方面,尽我所能提供一份基于现实、来自东方革命实践第一线的声音。避免重蹈历史上某些因外部过度干预而导致革命受挫的覆辙。”
“玛格丽特同志称这为‘必要的保险栓’。她认为您,陈雅同志,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经历过最严峻考验的卓越政委,是维系这场革命正确方向不可或缺的力量,而我,是来协助您并起到某种……沟通与平衡作用的。”
屋子里一片寂静,只有油灯灯芯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哔剥声。远处隐约传来伤员的呻吟和部队调动的口令。陈雅的目光在桌面上那本深红封面的证件和张振宇脸上来回移动。她心中的无数疑团瞬间贯通:那超乎常人的身手、巴黎流出的特殊武器、对战场态势惊人的理解力……
她猛地站起身,动作幅度之大带倒了木凳,木凳“哐当”一声摔在地上。这声响打破了寂静,也仿佛打碎了陈雅心中某种无形的壁垒。她大步绕过桌子,走到张振宇面前,没有去拾证件,而是向他伸出那只缠着绷带、依旧粗糙有力的手:
“张振宇同志!” 陈雅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但每一个字都斩钉截铁,“欢迎你!代表团的同志们自然是要热烈欢迎的!他们丰富的理论经验、国际视野是宝贵的财富。但是!” 她眼神锐利如刀,语气转为无比凝重,“我陈雅,从湘江边淌着血水一路走到今天,太清楚什么是纸上谈兵!太明白我们这些战士的血可以流,但要为东方革命流得值得!流在本该避免的指挥失误上,那就是对我们无数牺牲同志和亿万期待解放的工农民众的背叛!”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目光扫过桌上的证件,再投向张振宇:“玛格丽特同志的担忧,就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担忧。感谢她的远见卓识,派来了你这位真正的‘自己人’。”
“那么,从现在起,你在代表团的每一次发言,每一次参与重要决策,都请务必记住一点:我们脚下这片染血的土地,不是谁的试验场!这场北伐革命的生死存亡,最终要由千千万万像你我这样,真正战斗在这里、流血在这里、深知胜利需要付出何等代价的东方革命者来承担!”
“告诉我,张振宇同志,”陈雅紧握着他的手,力量透过纱布清晰地传递过去,“我们并肩作战,能不能把这第三国际派来的‘保险栓’,牢牢地卡在该在的位置上,确保革命的洪流不被错误的河道引入歧途?”
她的目光灼灼,充满了压力,也充满了托付和信任。桌上的油灯将两人的身影投射在墙上,高大、坚实,宛如一道新的长城。
张振宇感受到陈雅手上传来的巨大决心,他反手用力握紧,眼神没有丝毫动摇,声音低沉而坚定:
“陈雅同志,这就是我来到这里的全部意义。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东方的明天。 请放心,也请随时…指导我的工作。”
窗外的汴京城夜色浓重,新占领的区域仍暗流涌动。但在临时指挥所的这盏油灯下,一个影响深远的革命同盟,已然确立。